[实用新型]软硬垃圾隔离处理降阻免堵清淤挖吸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1490.4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3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邓柏旺;何建强;嵇仙宝;沈达;朱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3/9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垃圾 隔离 处理 降阻免堵 清淤 一体化 装置 | ||
软硬垃圾隔离处理降阻免堵清淤挖吸一体化装置,机械手(1)连接在钢架(5)下端,在钢架(5)内安装切割泵(2)和电机(4),机械手(1)内部空腔连通切割泵(2),机械手(1)具有铲状外形,在机械手(1)底部铲沿上安装有耙齿(11),并且在耙齿(11)内侧倾斜隆起密闭安装挡板(12),在挡板(12)后侧开口安装与机械手(1)连通的套管(13)。以小型挖机为载体,在机械手和切割泵联合结构中集挖、吸、破碎功能于一体,便于制造安装使用,解决中小河道内通行困难,村沟宅河道垃圾成分复杂、大小不一,极易堵塞泵口的难题。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灵活。清淤效率高,效果好,将挖、吸、破碎功能集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清淤设备的吸挖装置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软硬垃圾隔离处理降阻免堵清淤挖吸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清淤机械设备,属于水利疏浚工程的挖掘或疏浚技术领域。
大部分中型河道由于受到城区和环境的影响,需要采用船疏清淤施工,另外部分中型河道和城镇小河道大多采用排干清淤的方式,也就是人工水力冲挖。其中,人工水力冲挖施工过程极易受天气影响,受水体交换、防汛影响,并容易对河道边坡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冲挖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边坡滑坡,威胁到护岸或防汛墙安全稳定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目前,大型清淤装备、清淤船只也基本上是为了港口、航道或大江大河的大规模疏浚工程而建造,无法进入中小河道施工,而我国中小型河道疏浚方式,停留在原始劳力状态,种类和数量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清淤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检索发现相关的改进技术专利文献公开较少。
温州源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620964483.1公开一种河道淤泥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浮于水面上的浮体以及安装在浮体上的淤泥清理装置,所述淤泥清理装置包括环形循环转动的传动链以及若干个设置在传动链上的淤泥挖掘斗,所述传动链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一部分深入水中,另一部分露出水外,所述深入水中部分的支架上设有防止挖掘淤泥过深的定位部件,以及仿形输送船。通过循环的挖掘斗进行挖掘,将挖掘出来的淤泥通过淤泥输送船运送出去。
南京鑫世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1820738579.5公开一种模块化环保疏浚船,包括船舶主体,所述船舶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和固定板,且固定板位于控制器的左侧,通过在滑槽的内部设有定位板,便于定位板带动定位桩进行上下位置调节,通过在固定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便于电动推杆带动按压柱进行上下移动,在定位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锥,便于更好的将定位桩插入泥土中,在插锥的四周开有的空腔中设有定位锥,定位锥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挤压盘,且定位锥上套接有弹簧套,便于通过按压柱进行推动挤压盘,使得挤压盘带动定位锥向插锥的外侧运动,即可将定位锥插接到泥土中,便于更好的将定位桩固定在泥土中,使得船舶主体稳定性更高。
南县鑫龙清淤船制造工程有限公司在中国专利申请CN202064382.U中公开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清淤船,它包括船体,船体的前部设有绞吸油缸,工作架一端与绞吸油缸连接,工作架绞接在船体上,由绞吸油缸带动使其上下摆动;工作架上设有安装有绞头的绞轴和用于输送淤泥的输送管;船体的尾部设有定位油卸、套管,定位桩安装在套管内,牵引绳一端连接在定位桩上,另一端绕过定位油缸活塞杆上的滑轮安装在船体上。
如上所述的改进技术也未能给出适用于中小河道清淤的小型机械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软硬垃圾隔离处理降阻免堵清淤挖吸一体化装置,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机械手和切割泵;机械手连接在钢架下端,在钢架内安装切割泵和电机,机械手内部空腔连通切割泵,机械手具有铲状外形,在机械手底部铲沿上安装有耙齿,并且在耙齿内侧倾斜隆起密闭安装挡板,在挡板后侧开口安装与机械手连通的套管。
尤其是,机械手整体内腔和外形为流线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1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