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车镗刀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1496.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4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罗宏松;王耀武;黑玉龙;李大光;李娟;刘炳鑫;刘德胜;陈瑾;赵翔宇;付丽秋;方玉云;田玉齐;冯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北方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9/03 | 分类号: | B23B29/03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刀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车镗刀头,属于火炮零件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车镗刀头本体和螺钉,车镗刀头本体又包括凹形槽体和燕尾槽座,凹形槽体和燕尾槽座左右连接,凹形槽体的开口为装刀槽,装刀槽的槽口朝向左侧;两件螺钉分别与车镗刀头本体的凹形槽体下方的两侧位置螺纹连接,并穿过凹形槽体的下底座;车镗刀头本体的燕尾槽座外侧开有燕尾槽,燕尾槽的槽口朝向右侧,在燕尾槽左侧开有定位销孔,车镗刀头本体为可变结构,工作部位尺寸形状根据数控车床减振刀杆和需要加工的筒类零件内孔的尺寸形状计算得到。本实用新型方便实用,可用来替换减振刀杆的专用镗刀头,在车镗刀头上装夹普通车刀或数控车刀来进行某些筒类零件内腔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车镗刀头,属于火炮零件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筒类零件内腔一般在数控车床上用中心架配合刀杆来进行加工,由于某些筒类零件的内腔与以往的结构变化较大,如果用以往的专用数控车床来加工的话,存在床身行程不够,刀杆长度不够的问题,无法进行加工。
如果用12米数控车床,可以用环形中心架装夹,配合现有的减振刀杆来进行加工,但所存在的问题是减振刀杆的专用镗刀头只有一种,只能加工直孔,不能加工内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车镗刀头,该装置适用于某些筒类零件内腔的加工,方便实用,可用来替换减振刀杆的专用镗刀头,在车镗刀头上装夹普通车刀或数控车刀来进行某些筒类零件内腔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车镗刀头,包括车镗刀头本体和螺钉,车镗刀头本体又包括凹形槽体和燕尾槽座,凹形槽体和燕尾槽座左右连接,凹形槽体的开口为装刀槽,装刀槽的槽口朝向左侧;两件螺钉分别与车镗刀头本体的凹形槽体下方的两侧位置螺纹连接,并穿过凹形槽体的下底座。
车镗刀头本体的燕尾槽座外侧开有燕尾槽,燕尾槽的槽口朝向右侧,在燕尾槽左侧开有定位销孔;车镗刀头本体为可变结构,工作部位尺寸形状根据数控车床减振刀杆和需要加工的筒类零件内孔的尺寸形状计算得到;螺钉为通用部件,一般情况下无需更改尺寸及结构,通过正常的配合连接进行安装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实用,数控车镗刀头可以将各种普通车刀和数控车刀应用于数控车床对内孔的加工,扩大了数控车床减振刀杆的加工范围,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较低,可以满足数控车床对筒类零件内孔的制造加工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左视图。
图3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筒类工件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镗刀头本体, 101、凹形槽体, 1011、装刀槽, 102、燕尾槽座, 1021、燕尾槽,1022、定位销孔, 2、螺钉, 3、筒类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数控车镗刀头,包括车镗刀头本体1和螺钉2,车镗刀头本体1又包括凹形槽体101和燕尾槽座102,凹形槽体101和燕尾槽座102左右连接,凹形槽体101的开口为装刀槽1011,装刀槽1011的槽口朝向左侧;两件螺钉2分别与车镗刀头本体1的凹形槽体101下方的两侧位置螺纹连接,并穿过凹形槽体101的下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北方机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北方机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1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