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石笼种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2361.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3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攀;陈婉;张永龙;邹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08;E02B3/12;E02B3/16;A01G9/02;A01G24/4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司晓蕾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石笼 种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石笼种植结构,属于景观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由若干石笼围挡形成的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原土层、池底结构层和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不小于600mm,所述石笼临近种植土的一侧抵接有挡土竹排,所述种植池还设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抵靠于挡土竹排的内端面下方。针对现有技术中水体流速较快的区域,无法直接栽植湿生、水生植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石笼种植结构,它可以在不破坏原有水岸的基础上,利用石笼在水下构建出稳定种植池,在原本无法直接栽植植物的区域实现湿生、水生植物的种植,改善河道及水体的生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石笼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近些年的河道生态治理及生态湿地营造的过程中,湿生、水生植物的往往布置在水流较缓、水体相对稳定的河岸边、滩地、生态岛周边,对于行洪渠、水体流速较快的河岸等区域,无法直接栽植湿生、水生植物。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水体流速较快的区域,无法直接栽植湿生、水生植物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下石笼种植结构,它可以在不破坏原有水岸的基础上,利用石笼在水下构建出稳定种植池,在原本无法直接栽植植物的区域实现湿生、水生植物的种植,改善河道及水体的生态系统。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下石笼种植结构,包括由若干石笼围挡形成的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原土层、池底结构层和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不小于600mm,所述石笼临近种植池的一侧抵接有挡土竹排,所述种植池还设有碎石垫层,所述碎石垫层抵靠于挡土竹排的内端面下方。
可选地,所述池底结构层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铺设的粗砂垫层、第一土工布层、防水层、第二土工布层、细石砼层及砂土层。
可选地,所述石笼包括埋入至原土层内的第一石笼和设于第一石笼上方的第二石笼,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石笼以及第一石笼和第二石笼之间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石笼是将块石填入石笼网架中构成,所述石笼网架为镀锌钢丝网。
可选地,所述石笼网架表面包覆有PVC防护层。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长度不小于600mm、直径不小于20mm的镀锌插筋。
可选地,所述石笼网架中的块石的粒径为80-150mm,所述石笼网架的网孔孔径为60-80mm。
可选地,所述防水层为合成橡胶衬垫膜。
可选地,所述块石胶缝回填至石笼网架中。
可选地,所述原土层的夯实系数不小于0.92。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不破坏原有水岸的基础上,利用石笼在水下构建出稳定种植池,在原本无法直接栽植植物的区域实现湿生、水生植物的种植,改善河道及水体的生态系统,美化原本生硬的驳岸。
(2)本实用新型将竹排与石笼结合,有助于增强种植池内土壤的稳定性,减少土壤流失。
(3)本实用新型受场地限制较小,可用于多种形态驳岸。
(4)相对松木桩护岸做法,本实用新型无需打入现状池底,可适用于一些下部需要做防水结构的水体;相对生态浮岛,本实用新型结构部分都在水下,视觉效果更为自然,同时适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湿生植物种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2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无人机携带保存装置
- 下一篇:电容灌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