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2752.9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677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博;杜林森;苏辰长;孔范东;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
主分类号: | G01L5/12 | 分类号: | G01L5/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推进器 推力 测试 系统 | ||
1.一种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框架(1)、驱动器舱(3)、防水拉力计(7)、配平压载(10)、吊装钢丝绳(12)、连接电缆、吊带(17)及水面控制与监测系统,其中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安装于所述试验框架(1)内部,该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一侧的试验框架(1)上安装有驱动器舱(3),另一侧的试验框架(1)上安装有防止测试系统起吊后试验框架(1)发生偏转的配平压载(10);所述吊装钢丝绳(12)的下端与试验框架(1)的顶部相连,上端与所述防水拉力计(7)的下端连接,该防水拉力计(7)的上端与吊带(17)相连,作为测试系统的起吊点;所述连接电缆包括水密电缆(14)及推进器供电电缆(18),所述驱动器舱(3)通过水密电缆(14)与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相连,该驱动器舱(3)通过推进器供电电缆(18)和所述水面控制与监测系统连接,所述防水拉力计(7)和水面控制与监测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框架(1)顶部一侧安装有保持测试系统稳定的防扭转机构,该防扭转机构包括加长梁(8)及防扭转杆(9),所述加长梁(8)高度可调地安装于试验框架(1)上,所述防扭转杆(9)的一端固接于加长梁(8)的顶部,另一端延伸至试验水域岸边供手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转杆(9)的一端由加长梁(8)顶部开设的孔穿过,并通过所述加长梁(8)顶部设置的防扭转杆固定销(25)与加长梁(8)固定;所述加长梁(8)安装于试验框架(1)的加长梁安装立梁(23)上,该加长梁(8)的高度方向及加长梁安装立梁(23)的高度方向均预留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加长梁(8)通过安装于不同高度的安装孔实现安装高度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转杆(9)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加长梁(8)的高度方向中心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通过推进器转接板(5)及固定卡箍(4)安装于试验框架(1)内部的中心,该水下推进器(2)的轴向中心线保持竖直,并与所述防水拉力计(7)的轴向中心线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转接板(5)的一端与固定在试验框架(1)上的推进器安装横梁(24)固接,另一端设有固定卡箍(4),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正向或反向地安装于所述固定卡箍(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箍(4)分为形状相同的两部分,每部分均为端面呈“C”形的弧形板,其中一块弧形板设置在所述推进器转接板(5)的另一端,水下推进器(2)被夹于两块弧形板之间,两块弧形板通过螺栓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一侧的试验框架(1)上固接有驱动器横梁(15),所述驱动器舱(3)通过驱动器舱安装座(6)安装于驱动器横梁(15)上,所述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另一侧的试验框架(1)上固接有压载横梁(16),所述配平压载(10)安装于压载横梁(16)上、并与所述驱动器舱(3)的位置对称,该配平压载(10)的重量与所述驱动器舱(3)和驱动器舱安装座(6)的总重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框架(1)顶部设有吊耳(11),所述防水拉力计(7)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卸扣(13),该防水拉力计(7)上端卸扣(13)与所述吊带(17)相连,所述防水拉力计(7)下端卸扣(13)通过所述吊装钢丝绳(12)连接至试验框架(1)顶部的吊耳(1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控制与监测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19)、直流电源(20)、拉力计终端(21)及计算机(22),该控制电路板(19)及直流电源(20)通过所述推进器供电电缆(18)与驱动器舱(3)相连,所述拉力计终端(21)通过防水拉力计信号电缆(26)与防水拉力计(7)相连,接收该防水拉力计(7)的信号,所述拉力计终端(21)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2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未经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27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