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加热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2862.5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0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加玉;孙振国;张秋平;杨长福;刘朝阳;董泰昌;黄伟华;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汇脉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F24H9/18;F24H9/20;F24H9/00;F28D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胡野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锅炉,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管和余热回收箱,所述电加热管内部为通水腔,在电加热管的管壁内设置有电加热体,在余热回收箱上设置有多个与电加热管相配合的通孔;所述电加热管的进水口与回水管相联通,电加热管的出水口与供水管相联通;所述余热回收箱上还设置有与回水管相连通的余热进水口和与供水管相连通的余热出水口。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相当于在所述加热管外侧套设了一套余热回收箱,可以将加热体所产生的没有被通水腔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收集起来,并进一步吸收后使用,提高了整体的热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向外界的散热,降低了锅炉所在房间的温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加热锅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加热锅炉中,通常采用加热管内置加热器的结构,为了追求大功率,造成锅炉加热单元发热量较大,且现有的电加热锅炉,加热管等产生的热量不能完全被吸收利用,尤其是在大功率锅炉系统中,余热回收始终是一个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余热回收不完全,不仅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而且损失的热量向外界散去,还会造成锅炉房等位置的热量过于集中,影响了锅炉房的小型化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加热锅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加热锅炉,包括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管和余热回收箱,所述电加热管内部为通水腔,在电加热管的管壁内设置有电加热体,在余热回收箱上设置有多个与电加热管相配合的通孔;
所述电加热管的进水口与回水管相联通,电加热管的出水口与供水管相联通;
所述余热回收箱上还设置有与回水管相连通的余热进水口和与供水管相连通的余热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管外壁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体为电阻丝。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体为PTC电加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中,相当于在所述加热管外侧套设了一套余热回收箱,可以将加热体所产生的没有被通水腔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收集起来,并进一步吸收后使用,提高了整体的热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向外界的散热,降低了锅炉所在房间的温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向剖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电加热管;2、余热回收箱;3、通水腔;4、电加热体;5、通孔;6、供水管;7、回水管;8、进水口;9、出水口;10、余热进水口;11、余热出水口;12、补偿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一种电加热锅炉,其他结构与现有锅炉结构相同,包括加热单元,其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电加热管1和余热回收箱2,所述电加热管内部为通水腔3,在电加热管的管壁内设置有电加热体4,在余热回收箱上设置有多个与电加热管相配合的通孔5;所述电加热管的进水口8与回水管6相联通,电加热管的出水口9与供水管7相联通;所述余热回收箱上还设置有与回水管相连通的余热进水口10和与供水管相连通的余热出水口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汇脉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汇脉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2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布料压平输送防起皱的断布机
- 下一篇:一种钢制单盘式内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