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敷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3504.6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彤;袁明均;张伯琦;葛秋玲;周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龙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敷 枕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敷枕头,包括一枕体,枕体两侧隆起同高且中部凹陷,所述中部凹陷处的前后两侧各有一颈部枕区,每一所述颈部枕区边沿的中间部设有一支撑部,支撑部的上表面为符合颈部工学的弧面,枕体的前侧或/和后侧设置有发热垫,发热垫包括仰睡热敷区、左侧睡热敷区和右侧睡热敷区,所述仰睡热敷区覆盖于支撑部,左侧睡热敷区覆盖于枕体左侧隆起部边沿,右侧睡热敷区覆盖于枕体右侧隆起部边沿。使用者无论仰卧或侧卧时,确保热敷只作用于颈椎,不影响头部,且能通过发热垫与人体颈部的充分接触,传递热量,通过热敷能有效放松颈背肌肉,辅助治疗颈椎病及相关病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敷枕头。
背景技术
根据医学研究,热敷是放松肌肉及软组织,消除无菌性炎症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市场上的发热枕均通过规则造型的单片发热布发热,且发热区域只集中在部分区域,如枕头的中部,使用者在转换睡姿时,人体颈部无法得到获得延续和有效的热敷,由此可见,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热敷枕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敷枕头,包括:
一枕体;
所述枕体两侧隆起同高且中部凹陷,所述中部凹陷处的前后两侧各有一颈部枕区;
每一所述颈部枕区边沿的中间部设有一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的上表面为符合颈部工学的弧面;
所述枕体的前侧或/和后侧设置有发热垫,发热垫包括仰睡热敷区、左侧睡热敷区和右侧睡热敷区;
所述仰睡热敷区覆盖于支撑部,左侧睡热敷区覆盖于枕体左侧隆起部边沿,右侧睡热敷区覆盖于枕体右侧隆起部边沿。
优选的,所述仰睡热敷区与左侧睡热敷区之间设置有过渡热敷区。
优选的,所述仰睡热敷区与右侧睡热敷区之间设置有过渡热敷区。
优选的,所述左侧睡热敷区呈月牙形。
优选的,所述右侧睡热敷区呈月牙形。
优选的,所述发热垫为发热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垫包括仰睡热敷区、左侧睡热敷区和右侧睡热敷区,仰睡热敷区覆盖于支撑部,左侧睡热敷区覆盖于枕体左侧隆起部边沿,右侧睡热敷区覆盖于枕体右侧隆起部边沿,使用者无论仰卧或侧卧时,确保热敷只作用于颈椎,不影响头部,且能通过发热垫与人体颈部的充分接触,传递热量,通过热敷能有效放松颈背肌肉,辅助治疗颈椎病及相关病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垫的轮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垫布置于枕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发热垫布置于枕体一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发热垫布置于枕体两侧的示意图;
图5为使用者侧睡或者仰睡在发热垫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枕体;2、中部凹陷处;3、支撑部;4、颈部枕区;5、发热垫;6、仰睡热敷区;7、左侧睡热敷区;8、右侧睡热敷区;9、左侧隆起部;10、右侧隆起部;11、过渡热敷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龙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龙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35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