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5718.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67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志;奚明明;杨道均;王兴勤;王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28 | 分类号: | H01M50/528;H01M50/54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及电池,包括极柱连接板和极耳连接板;极柱连接板通过第一折弯段与极耳连接板可弯折连接;极耳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极耳连接段,相邻的极耳连接段之间通过第二折弯段可弯折连接。极柱连接板通过第一折弯段与极耳连接板之间可弯折一定角度,通过第二折弯段,相邻的极耳连接段之间也可以弯折一定角度,根据电池内部空间情况,可灵活的调整弯折角度,通过设置折弯段可以避免使用较长的软连接片并且有效减少极耳的使用长度,进而提高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及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在电脑、手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及储能设施上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动力电池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全球性问题。
现有技术中,极耳与软连接连片焊接后,软连接片再与盖板上的连接片进行焊接,由于软连接片和极耳均在壳体内部,软连接片与盖板焊接时对软连接片和极耳的长度有一定的要求,电池内部也需要一定的空间去存放软连接片和极耳,从而造成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因此,期待开发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软连接片和使用的极耳较长而导致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采用软连接片和使用的极耳较长而导致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连接片结构,包括极柱连接板和极耳连接板;
所述极柱连接板通过第一折弯段与所述极耳连接板可弯折连接;
所述极耳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极耳连接段,相邻的所述极耳连接段之间通过第二折弯段可弯折连接。
可选地,所述极柱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折弯段与所述极耳连接板之间形成的弯折角度范围为0°-180°。
可选地,相邻的所述极耳连接段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折弯段形成的弯折角度范围为0°-180°。
可选地,所述极柱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折弯段与一个所述极耳连接段可弯折连接。
可选地,所述极柱连接板的宽度小于与其连接的极耳连接段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弯段和所述第二折弯段的表面设有压花结构。
可选地,所述极柱连接板用于与极柱相焊接;和/或
多个所述极耳连接段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于与极耳相焊接。
可选地,所述极耳连接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三个极耳连接段,所述极柱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一折弯段与位于中间位置的极耳连接段可弯折连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极耳连接段均为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包括所述的电池连接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极柱连接板通过第一折弯段与极耳连接板之间可弯折一定角度,通过第二折弯段,相邻的极耳连接段之间也可以弯折一定角度,根据电池内部空间情况,可灵活的调整弯折角度,通过设置折弯段可以避免使用较长的软连接片并且有效减少极耳的使用长度,进而提高电池内部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5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功能假人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用树木保护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