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竖向变形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6654.2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9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让新;葛晓竞;陈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恒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1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竖向 变形 检测 装置 | ||
建筑竖向变形检测装置,包括管壳,管壳内固定设有隔板,隔板将管壳分隔成上腔和下腔;在上腔内同轴固定设置有内电极管和外电极管,内电极管和外电极管之间腔室内设有介质管,介质管上端与顶板固定连接,在内电极管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与顶板之间设有弹簧;在下腔内设有电容数字转换模块、从控制器和无线发射模块,电容数字转换模块输入端连接内电极管和外电极管,电容数字转换模块输出端连接从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无线发射模块。本发明能够实时对多个抗震支座的变形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判断建筑变形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竖向变形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的隔震支座是在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增加隔震层,安装橡胶隔震支座,起到与地面的软连接,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把地震80%左右的能量抵消掉。为了监测隔振支座的状态,需要对隔震支座进行测量,但是隔震支座安装位置空间狭小,光学水准测量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专利号为“CN202032994 U、一种用于测量隔震支座工作变形的装置”能够对隔震支座变形测量和观察,但是一个建筑使用抗震支座的数量能够达到数百个,工人需要一个一个的去记录变形数据,一方面是非常容易记混淆,另一方面是工人不可能一直盯着测量变形装置,进而无法对隔震支座进行实时监控,不能获取抗震支座准确时间;另外由于是通过刻度线肉眼观察,因此变形量的精度只能在1~2mm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建筑竖向变形检测装置,能够实时对多个抗震支座的变形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判断建筑变形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建筑竖向变形检测装置,包括管壳,管壳内固定设有隔板,隔板将管壳分隔成上腔和下腔;
在上腔内同轴固定设置有内电极管和外电极管,内电极管和外电极管之间腔室内设有介质管,介质管上端与顶板固定连接,在内电极管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与顶板之间设有弹簧;
在下腔内设有电容数字转换模块、从控制器和无线发射模块,电容数字转换模块输入端连接内电极管和外电极管,电容数字转换模块输出端连接从控制器输入端,控制器输出端连接无线发射模块。
还包括依次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主控制器和电脑,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发射模块无线连接。
在管壳下端设有底座。
在介质管上设有刻度线。
在顶板上螺纹连接有调整螺丝,在调整螺丝上安装有锁紧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容数值的变化得出隔震支座的压缩或者拉伸值,并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将数据传送给电脑记录,随时了解建筑的变形情况,为工程师的决策提供数据。通过电容测量数据精度可达到0.05mm,相比较肉眼观察数据而言,极大的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的示意图。
图中:调整螺丝1、顶板2、介质管3、管壳4、内电极管5、外电极管6、隔板7、电源8、底座9、锁紧螺母10、弹簧11、支撑柱12、电容数字转换模块13、从控制器14、无线发射模块15、增益天线16、刻度线17、无线接收模块18、主控制器19、电脑20、隔震支座21。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恒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恒生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6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向限位横置变速箱悬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摄像头调焦辅助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