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核磁管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7082.X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赵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2 | 代理人: | 蔡继清 |
地址: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管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包括:清洗缸,清洗缸具有设置于清洗缸顶部的开口、设置于清洗缸侧壁上的抽气口和设置于抽气口处并可操作地启闭抽气口的第一阀门,以及设置于清洗缸底部的出液口和设置于出液口处并可操作地启闭出液口的第二阀门;缸盖,缸盖可操作地盖合于清洗缸的开口;以及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清洗缸内部并配置有多个通孔,本核磁管清洗装置可以高效地同时清洗大量核磁管,且清洗剂使用量较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通常使用核磁共振仪对化学物质进行结构鉴定,因核磁共振仪异常灵敏,检测用的样品量通常是微量毫克级,核磁管的质量和清洁度对分析结果影响都很大,必须保证核磁管充分清洗后再使用。核磁管是一种由石英玻璃制造的薄壁直管,通常比较细长且口径较小,受核磁管自身构造的限制,目前核磁管的清洗并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常规的清洗方法可以直接用蘸有清洗液的细长毛刷插入核磁管刷洗,虽然这样也能达到清洗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方法一次只能清洗一根,费时费力,且容易导致核磁管内壁产生划痕,从而影响检测结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浸泡超声法、针孔减压法等,但浸泡超声法需要将每根核磁管都装满清洗液、针孔减压法每次只能清洗一根核磁管,这些方法均耗时费力,同时消耗大量有机溶剂,不经济环保,因此上述清洗装置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都不是简单高效的核磁管清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该装置可以高效地同时清洗大量核磁管,且清洗剂使用量较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核磁管清洗装置,包括:
清洗缸,所述清洗缸具有设置于所述清洗缸的顶部的开口、设置于所述清洗缸的侧壁上的抽气口和设置于所述抽气口处并可操作地启闭所述抽气口的第一阀门,以及设置于所述清洗缸的底部的出液口和设置于所述出液口处并可操作地启闭所述出液口的第二阀门;
缸盖,所述缸盖可操作地盖合于所述清洗缸的开口;以及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清洗缸内部并且所述支撑板上配置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待清洗核磁管倒置在支撑板通孔中,通过抽气口开启或关闭将清洗缸反复抽至真空和去真空,将清洗液放出或压至核磁管底部,达到彻底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待清洗核磁管倒置在支撑板的通孔中,通过抽气口开启或关闭将清洗缸反复抽至真空和去真空,将清洗液放出或压至核磁管底部,达到高效地同时清洗大量核磁管的效果,且清洗剂使用量较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圆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方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菱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可具有不同尺寸,实现固定核磁管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大于等于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大于等于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具有倾斜的侧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缸的本体为锥台形,且所述本体的底面直径小于顶面直径;所述支撑板为圆形,所述支撑板的直径介于所述锥台形本体的底面直径和顶面直径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可以固定在清洗缸本体上,也可以可拆卸地放置在清洗缸本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缸的底部呈水平状或为漏斗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漏斗形的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1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70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