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7687.9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1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亚玉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瑶***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焊接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侧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收纳盒,所述工作台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闭合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挡板的间歇往复运动,方便开口的闭合和打开操作,可完成线束下料操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焊接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
现有技术中,通信电缆在生产时,需将缆线的端头进行焊接处理,而常见的线束焊接所用的下料方式主要采用人工的方式,这样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降低了焊接的速度,不利于大批量的焊接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其通过挡板的间歇往复运动,方便开口的闭合和打开操作,可完成线束下料操作,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侧设置有可前后滑动的收纳盒,所述工作台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闭合机构,所述工作台的侧壁设置有推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闭合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收纳槽内部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滑杆,两个所述滑杆远离挡板的一端均延伸至收纳槽的外部并共同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挡板与收纳槽之间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拉力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滑杆相适配的滑孔,所述滑孔连通收纳槽,所述滑杆位于滑孔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侧壁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转轴远离凸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工作台的侧壁设置有用于驱动齿轮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侧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与齿轮相互啮合。
优选地,所述收纳盒的侧壁设置有透明窗口。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闭合机构和推动机构的设置,在凸轮与拉力弹簧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实现挡板的往复运动,方便开口的闭合和打开操作,可完成线束下料操作;
2、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由于齿轮与不完全齿轮之间啮合,从而可实现转轴的间歇转动,方便实现挡板的间歇往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线束焊接的自动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开口、3收纳槽、4挡板、5滑杆、6拉力弹簧、7推板、8凸轮、9转轴、10固定板、11齿轮、12不完全齿轮、13驱动电机、14支撑板、15支撑块、16收纳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亚玉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亚玉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7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驱动电机线束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多媒体教学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