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UU型共差模一体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68614.1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4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淋;赖家荣;赵恒涛;林新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超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4;H01F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uu 型共差模 一体 组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UU型共差模一体组合结构,包括骨架,骨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凹槽上均缠绕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电感绕组,骨架内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安装槽相匹配的磁芯一和磁芯二,骨架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镍片,镍片为H型结构,镍片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磁芯一和磁芯二相匹配,磁芯一和磁芯二的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为U型结构。有益效果:能有效的起到降低绕组间的分布电容干扰,增加阻抗的作用,同时中间增加一片镍片能有效的增加差模电感,非常适合一些需要滤除共模与差模干扰电路要求的场合。此方案可减少电路中的零件,达到减轻整机的重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EMI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立式UU 型共差模一体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UU型以立式双槽绕组结构大多数是双槽绕线,在双槽共模电感与差模电感分两个零件所占空间比较大,同时两个零件间的间隔普遍均在3mm以下,绝缘效果不佳,如果出现组装差异或公差匹配等问题,则难以承受3000V 的高压。而本实用新型共差模一体电感解决了共模差模干扰信号由一个零件同时处理,能有效减小电源板空间及成品总重量,降低成本,达到EMI抑制的功能效果,非常适合一些对于EMI空间有要求的场合。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立式UU型共差模一体组合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式UU型共差模一体组合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上均缠绕设有与其相匹配的电感绕组,所述骨架内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所述骨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匹配的磁芯一和磁芯二,所述骨架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镍片,所述镍片为H型结构,所述镍片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磁芯一和所述磁芯二相匹配,所述磁芯一和所述磁芯二的顶端设有横向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组,且所述凹槽的间距大于3.2mm。
优选的,所述骨架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端子。
优选的,所述磁芯一和所述磁芯二均为U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这种四槽结构可以将绕组隔离,能有效的起到降低绕组间的分布电容干扰,增加阻抗的作用,同时中间增加一片镍片能有效的增加差模电感,非常适合一些需要滤除共模与差模干扰电路要求的场合。此方案可减少电路中的零件,达到减轻整机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立式UU型共差模一体组合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立式UU型共差模一体组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骨架;2、凹槽;3、电感绕组;4、安装槽;5、磁芯一;6、磁芯二; 7、凹槽;8、镍片;9、限位槽;10、安装板;11、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超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超越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68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普型航天员手部灵活度模拟训练设备
- 下一篇:一种AGV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