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头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0383.8 | 申请日: | 202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传凯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手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头架,涉及手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有软垫,所述软垫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壳体一且两个壳体一的顶部开设有齿牙,两个所述壳体一的顶部均通过齿牙连接有壳体二,两个所述壳体一内部的底部均活动设置有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的顶端均活动贯穿壳体二的顶部并固定有架体,两个所述转动杆上均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壳体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挤压垫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的设置,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调节,并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使得整个装个适用于不同的患者,方便了医护人员对不同患者的介入手术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头架。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就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生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生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在介入手术中,如果患者发生头部转动或移动会影响、延误手术,甚至直接导致介入手术的失败,从而需要对头部进行固定。
然而现有的固定装置不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得在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时,固定的不稳,导致影响介入手术的进行,所以这里提出一种介入手术头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入手术头架。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介入手术头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有软垫,所述软垫顶部的两侧均固定有壳体一且两个壳体一的顶部开设有齿牙,两个所述壳体一的顶部均通过齿牙连接有壳体二,两个所述壳体一内部的底部均活动设置有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的顶端均活动贯穿壳体二的顶部并固定有架体,两个所述转动杆上均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与壳体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位于弹簧的上方固定套设有固定板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架体的一侧均活动贯穿有导杆且两个导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有挤压垫,两个所述架体上均固定连接有螺套且两个螺套内均螺纹贯穿有螺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将支架夹持在手术台上的夹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用于调节支架在手术台上高度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顶部与支架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U型板且U型板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有滑板,所述U型板的底部螺纹贯穿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架体上的导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架体上的两个导杆分别位于架体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软垫的顶部设置有凹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挤压垫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的设置,可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调节,并将患者的头部固定,使得整个装个适用于不同的患者,方便了医护人员对不同患者的介入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传凯,未经周传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03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胸腔引流管双向限流夹
- 下一篇:一种介入手术工具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