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0964.1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3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1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急诊科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包括:两个U型支架和设置在U型支架上的担架布;每个所述U型支架包括第一横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和纵向连接杆,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以及第二横向支撑杆的自由端分别与另一个U型支架的对应端铰接;通过对应的两条第一横向支撑杆铰接以及对应的两条第二横向支撑杆铰接,实现两个U型支架的可折叠、可打开,最大程度地减少急诊科室的占地面积,而且折叠后的担架便于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
背景技术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在出诊时经常会碰到一些特殊的病人,如遭遇车祸或者脑出血等急性病,这些急性病通常伴随骨折或者脑淤血等的症状,通过外部看不到是否有骨折等内伤的,所以在尚未确定病人是否有内部伤患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频繁移动病人以及更换病床;而且,急诊科每天需要接诊很多病人,因此,急诊科需要大量的担架应对突如其来的患者,这容易导致病床数量不足的情况出现,而一般的担架会使拥挤的急诊科更加拥挤。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折叠时减少占地面积,打开后可作为担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包括:两个U型支架和设置在U型支架上的担架布;每个所述U型支架包括第一横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和纵向连接杆,所述纵向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以及第二横向支撑杆的自由端分别与另一个U型支架的对应端铰接。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U型担架上还设有折叠杆,所述折叠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U型支架的端部铰接;所述折叠杆上活动套设有一个管套。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管套的长度大于折叠杆的长度。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U型担架上还设有四条支撑柱,每一条所述支撑柱均通过旋转块分别可折叠地设置在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第二横向支撑杆上。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接有支撑脚座。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接有滚轮。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纵向连接杆的连接处套设有第一把套;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和纵向连接杆的连接处套设有第二把套。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担架布与U型支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和纵向连接杆的外周上分别包裹有魔术贴公贴;所述担架布的底面设有与所述魔术贴公贴相粘贴的魔术贴母贴。
所述的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中,所述担架布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布层和防水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通过对应的两条第一横向支撑杆铰接以及对应的两条第二横向支撑杆铰接,实现两个U型支架的可折叠、可打开,最大程度地减少急诊科室的占地面积,而且折叠后的担架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折叠式急诊科用担架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滚轮与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未经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0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槽钢表面镀锌用热镀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慧教室设计的窗帘感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