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声控地质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1844.3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05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孙雨;侯芸;傅宇浩;张蕴灵;王群;赵政帆;肖国峰;宋张亮;何乃武;刘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数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G10L15/22;G01S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控 地质灾害 数据 采集 安全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在安全帽上方通过云台安装相机及GPS定位器;且相机采用广角小型防水相机,具有语音指令声控拍照功能。同时,还设计有防护挡板,使相机与GPS定位器位于防护挡板的前檐与后檐下方。本实用新型采用广角相机可以全方位拍摄地质灾害照片,采用声控拍摄开关可以用声音控制数据采集,解放双手,且通过GPS定位器,可以精准定位、记录每一个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便于后期监测。通过设计防护挡板,实现相机与GPS定位器的保护,尽可能减小地质灾害区域落石灾害对相机及GPS定位器造成撞击损害,在安全帽对工作人员头部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对相机及GPS定位器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据采集领域,涉及一种声控地质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
背景技术
目前地质灾害数据采集手段包括:
1、野外调查记录表文字描述:如果是野外山区地质灾害不便于手持相机拍照时,采用野外调查记录表来文字描述地质灾害的形态和位置,不够直观描述不够清晰,而且是纸质记录,不便于保存
2、手机拍摄地质灾害图片,拍摄角度受限,大部分地质勘察人员只能用手持的高度进行地质灾害拍摄,有时不能将地质灾害范围全部拍到。该手段具有以下不足:
(1)在野外地形条件复杂时,通常没有办法拿相机进行拍摄,会造成数据记录的缺失
(2)手机里拍摄照片时,不会记录具体的经纬度,不利于勘察人员记录具体的位置信息,进行长时间监测。
3、在现场勘查后,回到办公室寻找卫星影像,来进行地质灾害数据解译和记录,该手段具有以下不足:
(1)卫星过境拍摄时间不一定能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相匹配,很难找到地质灾害发生时期的影像
(2)卫星影像的分辨率太低还会受到天气和植被的影响,不便于清晰记录地质灾害的具体形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将拍照与定位功能集成于同一安全帽上。
本实用新型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在安全帽上方通过云台安装相机及GPS定位器;且相机采用广角小型防水相机,具有语音指令声控拍照功能。同时,还设计有防护挡板,使相机与GPS定位器位于防护挡板的前檐与后檐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采用广角相机可以全方位拍摄地质灾害照片。
2、本实用新型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采用声控拍摄开关可以用声音控制数据采集,解放双手,在野外地形条件不方便时(爬山攀登时)更加安全。
3、本实用新型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相机相比于卫星影像,分辨率更高,不受天气和植被影响,可以更清晰的记录地质灾害的纹理特征和结构形态。
4、本实用新型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安全帽上自带gps位置采集器,可以精准定位、记录每一个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便于后期监测。
5、本实用新型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将所有设备集中在轻型安全帽上,减少了携带多个设备的不便,在野外攀登时不用使用双手来拿设备。
6、本实用新型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通过设计防护挡板,实现相机与GPS定位器的保护,尽可能减小地质灾害区域落石灾害对相机及GPS定位器造成撞击损害,在安全帽对工作人员头部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对相机及GPS定位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声控地址灾害数据采集安全帽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数据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咨数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1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