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拔管道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2127.2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2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少华;符敏;王婷;倪秀梅;栾贝贝;何莲娣;桂方方;庞雪滢;姜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拔管道固定装置,包括接近传感器以及与接近传感器配合的检测金属,接近传感器通过胶带固定在病人插管体表,检测金属通过固定安装结构固定在病人手指上,还包括疼痛传递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检测金属靠近接近传感器的时候,接近传感器会给控制器一个信号,控制器会控制电击部件输出供电,能够在不损害使用者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微电流刺激,使得使用者感受到刺激后放弃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拔管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诊疗救治护理中,常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患者体内。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也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但部分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自行将管道拔除,也包括医护操作不当所致拔管,称之为非计划性拔管,是医院内发生率较高的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延长住院天数,甚至导致死亡等不良影响。管道的安全固定是临床重点工作之一,因此获得一种能够防拔管道固定装置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拔管道固定装置,包括接近传感器以及与接近传感器配合的检测金属,接近传感器通过胶带固定在病人插管体表,检测金属通过固定安装结构固定在病人手指上,还包括疼痛传递装置,所述疼痛传递装置包括硅胶腕带、固定在硅胶腕带内腔的电源、变压器和与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固定在硅胶腕带内壁上的电击部件,电源通过控制器和变压器向电击部件供电;检测金属靠近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传输信息至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击部件,从而控制电击部件的工作。控制器进行PWM波形控制,进而控制变压器升压输出脉冲电流,使得电击部件输出产生电脉冲刺激病人皮肤。
还包括日字扣,日字扣中部固定在硅胶腕带的第一端,硅胶腕带第二端穿过日字扣实现调节固定,适用多种体型的人群。硅胶腕带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电击部件为导电贴片。固定安装结构为手指套夹或手指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来选择适用不同的固定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检测金属靠近接近传感器的时候,接近传感器会给控制器一个信号,控制器会控制电击部件输出供电,能够在不损害使用者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微电流刺激,使得使用者感受到刺激后放弃拔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接近传感器;2-检测金属;3-硅胶腕带;4-电源;5-变压器;6-控制器;7-电击部件;8-日字扣;9-透气孔;10-固定安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作出更清楚地限定,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仅是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某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其中对于相关结构的具体的直接的描述仅是为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各具体特征并不当然、直接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参阅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拔管道固定装置,包括接近传感器以及与接近传感器配合的检测金属,接近传感器通过胶带固定在病人插管体表,检测金属通过固定安装结构固定在病人手指上。
还包括疼痛传递装置,所述疼痛传递装置包括硅胶腕带、固定在硅胶腕带内腔的电源、变压器和与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固定在硅胶腕带内壁上的电击部件,电源通过控制器和变压器向电击部件供电;检测金属靠近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传输信息至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击部件,从而控制电击部件的工作。控制器进行PWM波形控制,进而控制变压器升压输出脉冲电流,使得电击部件输出产生电脉冲刺激病人皮肤。
值得一提的是,产生的脉冲电流不对患者造成健康威胁,仅仅为产生刺痛感来防止其拔管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2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蒜收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染科用的病况换气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