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电芯极耳预弯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2438.9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5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姚金健;单伟;宋孝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4 | 分类号: | B21D5/04;B21D43/00;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张名列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包电芯极耳预弯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极耳预弯折装置,包括底板、压紧组件、及预弯折组件,所述底板用于承放预弯折的软包电芯;所述压紧组件,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一端,用于压紧底板上的软包电芯的极耳;所述预弯折组件,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用于对压紧的极耳进行弯折。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电芯放在底板上,利用限位块对电芯进行限位,通过转动手摇杆带动随动轮给凸压板向下的压力,使凸压板对电芯的极耳进行挤压,与压槽板上的U型槽相互挤压,以此使极耳形成预压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芯极耳预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电芯组装成模组时,需要对电芯上的极耳进行弯折,保证极耳与汇流铜排紧急紧贴合在一起,采用人工直接弯折极耳容易出现折痕倾斜,折痕位置不一致,折痕翘起等诸多问题,导致极耳与汇流铜排焊接时出现虚焊,或者接触不好,阻抗上升等各种问题。
鉴于上述人工弯折极耳的缺陷,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实际经验及专业知识,对人工弯折极耳的方法加以研究创新,提出在人工弯折极耳前进行预弯折,提前对弯折位置进行预压、预弯折,这样不仅能快速弯折极耳,而且能保证弯折位置精度,这样操作大大减少了安装时间和人力成本,避免了安装过程中损坏电芯极耳,提高了软包模组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电芯极耳预弯折装置,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软包电芯极耳预弯折装置,包括,
底板,用于承放预弯折的软包电芯;
压紧组件,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一端,用于压紧底板上的软包电芯的极耳;
预弯折组件,用于对压紧的极耳进行弯折;
所述预弯折组件包括,
压槽板,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与所述底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上设有折弯槽;
第一支撑柱,固接在所述压槽板上、且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
凸压板,滑动连接在一对第一支撑柱之间,其上朝向折弯槽的方向采用与所述折弯槽相契合的凸型结构;
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且设于压槽板与凸压板之间;
下压件,固接在所述压槽板上,用于使凸压板沿第一支撑柱向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
第二支撑柱,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设有相互平行的一对;
极耳压板,滑动连接在一对第二支撑柱上;
下旋件,连接在极耳压板上、且底端螺纹连接在压槽板上;
第二弹簧,套接在第二支撑柱上,且设于压槽板和极耳压板之间;
所述下旋件向下旋紧使极耳压板向下移动以对处于压槽板上的极耳进行压紧。
进一步地,所述压槽板上固接有对软包电芯进行限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压槽板的折弯槽与所述压紧组件之间,所述极耳压板包括连接在一对第二支撑柱之间的连接板、与连接板相连接且位于所述限位块上方的横板、及设于限位块与折弯槽之间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下旋件包括设于所述极耳压板上方的手扭螺母、与所述手扭螺母连接且连接在所述极耳压板上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下端螺纹连接在所述压槽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承放所述软包电芯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中间的两侧分别设有U型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24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垃圾焚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