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2464.1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7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罗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信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H15/00;F23J1/02;F23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荔恒辉 |
地址: | 675601 云南省大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垃圾 焚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垃圾焚烧炉,属于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燃烧室(11)、进料装置和保温装置,所述的燃烧室(11)顶部设有排烟口(2),燃烧室(11)内设有进气管(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室(11)的底部设有活动式炉条(13),所述的活动式炉条(13)由固定炉条和旋转炉条组成,在活动式炉条(13)下部设有清渣车(12)。本实用新型具有清渣简便、投料方便、保温性能较好等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垃圾普遍存在乱丢、乱放及露天焚烧的问题,是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等方式。卫生填埋技术相对成熟,但工序繁杂、投资大、占地多,农村生活垃圾分布在各个小村庄,需要将各村庄的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到各个填埋场,因此处理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而且垃圾的渗滤液或重金属会污染地下水和周边的土壤,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近年来因填埋场选址问题,已发生多起污染事件,已证实不适宜继续推广。传统堆肥技术存在二次分拣成本大、运行费用高、肥效低、经济效益差的缺陷。现有技术中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装置,虽然能处理掉一些部分垃圾,但必须要进行规模化处理,而且投入成本较高,需要由专业的环保公司进行处理,还得需要将各个村庄的生活垃圾收集后再统一焚烧,而不能在各个村庄进行简易处理。目前发明了一些适合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装置,一般是经过焚烧炉焚烧后,再经过烟尘沉降和水雾除尘、脱硫等净化处理。但现有的垃圾焚烧炉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灰渣不能自动排放,必须通过人工清灰才能处理。由于清灰不及时,影响了垃圾焚烧效果。还有垃圾焚烧炉保温性较差,燃烧温度不稳定和不均衡,容易造成燃烧不完全,造成烟气排放不达标、垃圾处理量低等问题。此外现有的垃圾焚烧炉投料不便,一般需要人工投料,既费工又费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渣简便、投料方便、保温性能较好的一种改进型垃圾焚烧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垃圾焚烧炉,包括燃烧室、进料装置和保温装置,所述的燃烧室顶部设有排烟口,燃烧室内设有进气管,其特征在于:燃烧室的底部设有活动式炉条,所述的活动式炉条由固定炉条和旋转炉条组成,在活动式炉条下部设有清渣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装置包括保温层和用蓄热层,保温层包裹在垃圾焚烧炉的内壁上,保温层的包裹厚度为50-200mm,蓄热层包裹在保温层的上面,蓄热层的包裹厚度为50-200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皮带送料机和垃圾进料池,所述的进料斗呈上方下圆状,进料斗设在燃烧室的顶部,在进料斗的下部设有能旋转的进料门,在进料门的下部设有导料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热层内设有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能方便地清除炉渣,提高燃烧室垃圾处理量。由于在燃烧室的底部设有活动式炉条,活动式炉条由固定炉条和旋转炉条组成,在活动式炉条下部设有清渣车,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清除沪渣,每天能提高燃烧室垃圾焚烧量0.5吨,使燃烧室的垃圾容量能达到2吨。
2、能提高燃烧室保温性能。由于在垃圾焚烧炉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在保温层上面设有蓄热层,保温层由珍珠岩和耐火水泥制成,保温层的包裹厚度为50-200mm,蓄热层由火山岩制成,蓄热层的包裹厚度为50-200mm,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持燃烧室内部的温度在150-200度,而燃烧室外壁的温度只在50度,因此具有很好地保温性能。
3、进料方便,节省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由进料斗、皮带送料机、进料门和进料门手柄组成的进料装置,因此能通过机械投料代替人工投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信,未经罗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2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电芯极耳预弯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换刀机构的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