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废水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3033.7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04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洋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45237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废水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初沉池、再沉池和净水池,所述初沉池左侧底部连接一级排泥泵,初沉池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再沉池内部设置有框架,框架内部设置有MBR膜,所述净水池设置在再沉池右侧,净水池顶部设置有絮凝剂输送器,净水池右侧上端连接排杂泵,净水池右侧下端连接排水管。该建筑废水净化装置,结构设置合理,在进水口设置粗筛将废水中粒径大的泥沙、石子阻拦下来,一级过滤网再过滤掉废水中的部分细泥,MBR膜再将废水中悬浮物、细菌和病毒大幅除去,絮凝剂再将废水中剩余的杂质絮凝,通过曝气机吹至水面,最后用排杂泵将水面的杂质排出,如此便能够更好的保证的废水的安全排放,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废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废水净化装置是一种用于建筑废水净化的辅助装置,其在废水处理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建筑废水净化装置使用中发现,过滤方式单一,废水处理不充分,导致实用性较差。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废水净化的技术,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废水的安全排放,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废水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过滤方式单一,废水处理不充分,导致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废水净化装置,包括初沉池、再沉池和净水池,所述初沉池左侧底部开有排泥口,排泥口连接一级排泥管,排泥口与一级排泥管之间设置密封圈,一级排泥管连接一级排泥泵,初沉池顶部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置粗筛,初沉池右侧设置有一级挡水墙,一级挡水墙上端设置有溢水口,溢水口上设置有一级过滤网,所述再沉池设置在初沉池右侧,再沉池内部设置有框架,框架内部设置有MBR膜,框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二级排泥泵,二级排泥泵连接有抽泥管和出泥管,再沉池右侧设置有二级挡水墙,二级挡水墙上设置溢水口,溢水口上设置有二级过滤网,所述净水池设置在再沉池右侧,净水池顶部设置有絮凝剂输送器,絮凝剂输送器底部连接输送管,净水池右侧上端排杂口,排杂口连接排杂管,排杂管连接排杂泵,排杂口与排杂管之间设置密封圈,净水池右侧下端开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止水阀,净水池底部设置有曝气机。
优选的,所述进水口为喇叭形,进水口的上端半径大于下端半径,进水口由不锈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粗筛设置在进水口中间位置,粗筛由不锈钢丝网制成,粗筛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一级挡水墙和二级挡水墙均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且一级挡水墙高于二级挡水墙。
优选的,所述框架是由不锈钢圆杆焊接而成的矩形结构,框架底部固定在再沉池底部,框架内部安装的MBR膜为纳滤膜。
优选的,所述二级排泥泵固定在再沉池底部,抽泥管的抽泥口接近池底,出泥管伸出再沉池顶部。
优选的,所述絮凝剂输送器的前后左右面的底部中间位置焊接有不锈钢矩形固定脚,固定脚上开有螺孔,固定脚配有固定螺栓,螺孔直径与固定螺栓直径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废水净化装置,结构设置合理,在进水口设置粗筛将废水中粒径大的泥沙、石子阻拦下来,一级过滤网再过滤掉废水中的部分细泥,MBR膜再将废水中悬浮物、细菌和病毒大幅除去,絮凝剂再将废水中剩余的杂质絮凝,通过曝气机吹至水面,最后用排杂泵将水面的杂质排出,如此便能够更好的保证的废水的安全排放,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洋,未经刘晓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30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净化装置、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灌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