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继电保护短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3590.9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6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向伟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502;H01R13/506;H01R1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保 护短 接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接线的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继电保护短接线,包括接线柱,接线柱插入端子排上的接线孔中之后,先向下按动滑板使压钮背面的第一齿条脱离第二齿条,此时弹簧被压缩,第一齿条脱离第二齿条后压钮失去了限制可以自由移动,向右侧推动滑板使压钮向右移动,压钮向右移动通过推杆推动活塞沿着气管向右移动,使气管中的空气向气囊中聚集,气囊充气鼓起胀紧在接线孔的内壁上,能够防止接线柱从接线孔中脱落,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继电保护进行点按测试的间歇过程中,可以把保护罩套在接线柱上,有效的对接线柱进行电气绝缘,防止误触,保护罩与固定套之间通过磁性相反的第一磁圈和第二磁圈相连接,吸附更加的稳定,不易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短接线的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继电保护短接线。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在进行检修测试时,需要对接线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对端子排上相应的信号端进行短接,而目前大多使用电线直接进行连接,不仅连接不牢靠,容易脱落,而且也容易误碰其它带电端,极易引发短路等故障;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继电保护短接线,希冀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继电保护短接线,具备操作简单、连接牢靠、防止误触的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操作简单、连接牢靠、防止误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继电保护短接线,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接线柱,所述导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接线柱的外壁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内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末端贯通连接有气管;
所述气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壁套接有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钮,所述压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外壁啮合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内顶壁上;
所述压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压钮活动连接有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槽开设在固定套的顶部;
所述固定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圈,所述第一磁圈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磁圈,所述第二磁圈固定连接在保护罩的末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囊和气管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分别设置在条形槽的内壁和导线的外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杆的内部插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套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筒与外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圈与第二磁圈的大小相同、磁性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罩的内部开设有与接线柱相匹配的容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压钮的后方,并且第二齿条的长度与活动槽的开设长度相匹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继电保护短接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继电保护短接线,导线末端的接线柱插入端子排上的接线孔中之后,向下按动滑板并向内推动,在活塞的作用下能够使气囊充气鼓起,胀紧在接线孔的内壁上,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防止接线柱从接线孔中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向伟,未经林向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35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温器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能垃圾分类的防潮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