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入手术器械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4026.9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9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庞晨光;范海伟;齐永乐;王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晨光;范海伟;齐永乐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延长 |
地址: | 462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手术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介入手术器械盒,包括一体成型制作的器械盒本体,器械盒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方槽、第二容置方槽、第一容置圆槽、第二容置圆槽、第三容置圆槽和导丝容置部件,导丝容置部件包括坡度槽和导丝固定座,导丝固定座上开设导丝固定孔和导丝冲洗孔,导丝固定孔为水平穿过导丝固定座的锥形通孔,导丝冲洗孔沿竖直方向与导丝固定孔连通,第一容置方槽与坡度槽连通,第一容置圆槽数量为三个,第二容置圆槽数量为两个,导丝固定孔数量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简单,功能多样,能在方便收集导丝的基础上对导丝进行冲洗消毒,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有效提高医生手术效率和舒适度,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入手术器械盒。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介入手术器械台都放置在医生背后,手术操作时医生需要经常转身取放器材和药品,增加了劳动强度,医生背后是相对无菌区,器械台是绝对无菌区,放在医生背后和反复转身增加手术器械台污染的概率;每台介入手术导丝是多次使用的,每次收集导丝繁琐,增加导丝脱落和冲洗不干净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介入手术器械盒,该结构设计科学简单,功能多样,能在方便收集导丝的基础上对导丝进行冲洗消毒,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有效提高医生手术效率和舒适度,可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手术器械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由PVC制作的器械盒本体,所述器械盒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容置方槽、第二容置方槽、第一容置圆槽、第二容置圆槽、第三容置圆槽和导丝容置部件,所述导丝容置部件包括导丝固定座和坡度槽,所述第一容置方槽与所述坡度槽之间设置导丝固定座且第一容置方槽与所述坡度槽连通,所述导丝固定座呈长方体状,所述导丝固定座上贯穿开设有两个导丝固定孔,所述导丝固定座上还开设有两个与所述导丝固定孔连通的导丝冲洗孔。
优选的,所述导丝固定孔为锥形通孔,锥形通孔口径大的一端能方便插入导丝,导丝固定孔口径逐渐变小能有效固定导丝,所述导丝固定孔孔径大的一侧连通第一容置方槽,导丝固定孔孔径小的一侧连通坡度槽,所述导丝冲洗孔为阶梯孔,导丝冲洗孔下细上粗,方便插入注射器,使注射器头部固定牢靠,不易掉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置方槽的尺寸大于第二容置方槽,所述第一容置圆槽的数量为三个,第二容置圆槽的数量为两个,第三容置圆槽的数量为一个,三个第一容置圆槽设置在坡度槽的一侧,两个第二容置圆槽和一个第三容置圆槽设置在所述坡度槽的另一侧。
优选的,两个第一容置圆槽用于放置造影剂,一个第一容置圆槽用于放置栓塞剂,两个第二容置圆槽用于放置化疗药品,第二容置方槽用于放置肝素盐,冲洗导丝的冲洗盐水可以通过坡度槽流入第一容置方槽里,不会污染手术床面,血迹和盐水分开,减少污染,保证导丝的干净和光滑,降低手术潜在风险。第一容置圆槽的容积为100ml,第二容置圆槽的容积为200ml。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功能多样,能在器械盒内收集冲洗导丝,存放各类手术器具和药物,降低手术医生的劳动强度,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手术效率,制作成本低廉,可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设计了锥形通孔作为导丝固定孔,解决了传统导丝固定装置导丝插入不便的问题,导丝冲洗孔能有效固定注射器针头端,冲洗方便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容置方槽; 2—第二容置方槽; 3—第一容置圆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晨光;范海伟;齐永乐,未经庞晨光;范海伟;齐永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4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