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4037.7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7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熊珏;彭邦银;金一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H01L2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导线,至少两个第一导线电性连接;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位于多个第一导线的一侧;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导线,至少两个第二导线电性连接;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位于多个第二导线远离第一绝缘层的一侧;多个第一过孔,多个第一过孔贯穿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且对应多个第一导线设置;多个第二过孔,多个第二过孔贯穿第二绝缘层且对应多个第二导线设置;至少一个透明导电块,同一个透明导电块通过第一过孔电性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导线,通过第二过孔电性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导线对应的第二导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8K(分辨率:7680×4320)显示产品普遍要求极窄边框,这类产品通常需要将框胶放置于边框区的栅极驱动电路(Gate On Array,GOA)的走线(busline)正上方,以节省空间。然而,将框胶设置于栅极驱动电路的走线正上方对走线设计的开口率要求较高,较低的开口率以及大块金属块会导致框胶出现固化不完全,使得显示面板显示时产生周边明暗不均(Mura)等问题。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图1为传统栅极驱动电路的走线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局部截面示意图。栅极驱动电路的走线包括第一金属走线11、第二金属走线12以及氧化铟锡层13,氧化铟锡层13桥接第一金属走线11和第二金属走线12,第一金属走线11和第二金属走线12之间具有间隙D1,间隙D1用于保证开口率以改善框胶的固化程度。第一金属走线11和第二金属走线12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第二金属走线12和氧化铟锡层13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氧化铟锡层13通过贯穿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过孔a与第一金属线11电性连接,且通过贯穿第二绝缘层的过孔b与第二金属线12电性连接。然而,图1所示栅极驱动电路的走线设计只适用于产品尺寸较大、纵向空间充足、对过孔数目及导通性要求较低的产品。对于尺寸较小、纵向空间不足、过孔数目较多及导通性要求高的8K产品并不能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使栅极驱动电路的走线以及对应走线设置的过孔设计充分利用第二方向上的空间,节省在第一方向上的空间,保证过孔的数目从而保证透明导电块通过过孔桥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的导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边框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多个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一导线,多个所述第一导线设置于所述边框区,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导线电性连接;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导线的一侧;
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的第二导线,多个所述第二导线设置于所述边框区且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多个所述第一导线的一侧,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导线电性连接;
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导线远离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一侧;
多个第一过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且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导线设置;
多个第二过孔,多个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且对应多个所述第二导线设置;
至少一个透明导电块,至少一个所述透明导电块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多个所述第二导线的一侧,同一个所述透明导电块通过所述第一过孔电性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线,且通过所述第二过孔电性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线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线。
在上述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导线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导线,每个所述第一导线和与所述第一导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二导线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4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