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5351.7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有生;远浩;吴清泉;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3 | 分类号: | H01M50/103;H01M50/15;H01M50/547;H01M50/553;H01M50/531;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电池 | ||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所述二次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U型;盖体,盖合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适配,并围设形成密闭的容置腔,所述盖体于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包括第一面,并于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极柱;电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端面设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相对应且所述极柱和所述极耳相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二次电池通过将盖体和壳体设置为U型结构,将极柱设置于U型盖体的侧面,即U型盖体朝向极耳的第一面上,以缩短极耳和极柱之间的连接距离,从而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保性能极为重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前对二次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实现单体二次电池之间的连接,二次电池的顶盖上一般会设置有正负极柱,由于现有的二次电池的顶盖是设置于壳体顶部的一块矩形盖板,而极耳一般是从电芯的两端伸出形成的,因此极耳需要从电芯的两端伸长至电芯的顶部并弯折,才能实现和极柱的连接。极耳和电芯之间的连接距离过长,由此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电池包,以解决现有二次电池的极柱和顶盖之间的连接距离过长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呈U型;
盖体,盖合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相适配,并围设形成密闭的容置腔,所述盖体于所述容置腔的内侧包括第一面,并于所述第一面上设置有极柱;
电芯,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端面设有极耳,所述极耳与所述极柱相对应且所述极柱和所述极耳相连接。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盖体呈U型,所述盖体包括:顶板和两个端板,所述顶板的两端相对弯折形成两个所述端板。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端板的长度,所述极柱设置于所述端板上。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极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极耳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相对的两个端面上;所述极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极柱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端板上,所述极耳和所述极柱对应连接。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端板的长度,所述极柱设置于所述顶板上。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极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极耳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芯的同一端面上;所述极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极柱间隔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极耳和所述极柱对应连接。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注液孔,所述注液孔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或所述端板上。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注液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注液孔均设在所述顶板上,或两个所述注液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端板上。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防爆阀,所述防爆阀设置于所述盖体和/或所述壳体上。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二次电池具有长度、宽度和厚度,所述长度大于所述宽度,所述宽度大于所述厚度,所述长度小于600毫米。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长度大于或等于500毫米且小于600毫米。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长度大于或等于400毫米且小于500毫米。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若干相互串联和/或并联的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所述的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5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 下一篇:高强度门槛板在线轧制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