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向进烟的智能消防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7923.5 | 申请日: | 2020-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47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亚明;张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瑞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8B17/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向 智能 消防 电感 烟火 探测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向进烟的智能消防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固定在吊顶上的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探测盒,探测盒的周壁上设有若干个进烟口,探测盒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封闭进烟口的封盖,探测盒上设有根据室内温度自动打开封盖的启闭组件;探测器在工作时,封盖封闭进烟口,减少探测盒内进入灰尘等杂质的可能性,当发生火灾时,室内温度急剧升高,启闭组件从而根据室内温度自动打开封盖,火灾产生的烟雾会不断上浮并积聚在吊顶下方,烟雾从而顺利进入探测盒内,从而触发火灾警报,以此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从而提高对火灾探测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火灾探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向进烟的智能消防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背景技术
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时一种点型探测器,点型探测器是指将探测元件集中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探测该位置周围火灾情况的探测器,其主要是利用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特点检测是否发生火灾。
授权公告号为CN2030384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固接有探测座,探测座顶部镂空,探测座内部形成集烟室,探测座上开口处设有过渡板和顶板。
上述探测器在工作过程中,当室内发生火灾时,火灾产生的烟雾先需要通过探测座的开口进入集烟室内,并在集烟室内不断积聚,当集烟室内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探测器才会发出火灾警报;上述火灾探测流程花费时间较长,探测器的灵敏度较低,导致发生火灾时,不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对火灾探测的灵敏度,方便在第一时间对火灾发出警报,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向进烟的智能消防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向进烟的智能消防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向进烟的智能消防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固定在吊顶上的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探测盒,所述探测盒的周壁上设有若干个进烟口,所述探测盒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封闭进烟口的封盖,所述探测盒上设有根据室内温度自动打开封盖的启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探测器在工作时,封盖封闭进烟口,减少探测盒内进入灰尘等杂质的可能性,当发生火灾时,室内温度急剧升高,启闭组件从而根据室内温度自动打开封盖,火灾产生的烟雾会不断上浮并积聚在吊顶下方,烟雾从而顺利进入探测盒内,从而触发火灾警报,以此在发生火灾时,第一时间发生警报,提高对火灾探测的灵敏度。
优选的,所述启闭组件包括设置在探测盒内侧壁上的启闭球、设置在封盖侧面上的顶杆以及设置在封盖远离顶杆一侧的复位弹簧,所述启闭球与所述顶杆远离封盖的一端相抵触,所述复位弹簧的端壁与所述安装座的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火灾时,室内温度升高,热量传递至探测盒内,在传递至膨胀球,膨胀球受热发生膨胀,从而推动顶杆移动,顶杆从而推动封盖移动,封盖从而挤压复位弹簧,封盖从而顺利打开进烟孔。
优选的,所述探测盒内侧壁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与所述探测盒的内侧壁相抵触,所述启闭球位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探测盒内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限制限制启闭球的膨胀范围,当启闭球膨胀时,挤压限位板移动,限位板拉动压紧弹簧发生拉伸形变,压紧弹簧反作用与限位板,限位板从而挤压膨胀球,从而限制膨胀球的膨胀方向方便封盖顺利打开进烟口;限位板通过压紧弹簧与探测盒的内侧壁相连接,当启闭球膨胀后,适当增加启闭球膨胀的空间,减少启闭球被压爆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顶杆靠近启闭球的一端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位于限位板与探测盒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压板远离所述顶杆的一侧与所述启闭球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板增加顶杆与启闭球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启闭球在膨胀时,顺利推动顶杆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瑞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瑞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7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