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恒温无菌温室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79801.X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87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百盛温室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B1/3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6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恒温 无菌 温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温无菌温室,包括恒温室,所述恒温室的前方设置有保温板,且保温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滑轮,且滑轮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后方均设置有导水块,所述导水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栓。该智能恒温无菌温室中,导水块对恒温室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导水块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导水,防止水流存储过多造成坍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育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恒温无菌温室。
背景技术
恒温,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保持不变的温度,需要精密的仪器来随时测定温度的变化,然后调节温度,使之始终是一个温度,无菌室一般为4—5平方米、高2.5米的独立小房间,专辟于微生物实验室内,可以用板材和玻璃建造,无菌室外要设一个缓冲间,错开门向,以免气流带进杂菌,无菌室和缓冲间都必须密闭、室内装备的换气设备必须有空气过滤装置,在获得了无菌环境和无菌材料后,只有保持无菌状态,才能对某种特定的已知微生物进行研究,故此我们需要一种智能恒温无菌温室。
但是目前使用的智能恒温无菌温室,其不便于防晒,不便于导水,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恒温无菌温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智能恒温无菌温室,其不便于防晒,不便于导水,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扩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恒温无菌温室,包括恒温室,所述恒温室的前方设置有保温板,且保温板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滑轮,且滑轮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内侧均设置有第一固定杆,且第一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转杆,且转杆的一侧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上方均设置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后方均设置有导水块,所述导水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栓,且卡栓的上方设置有防水盖,所述防水盖的上方均设置有转轮,且转轮的上方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转轴,且转轴的一侧设置有防晒棚。
优选的,所述移动架通过恒温室与滑轮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杆与滑轮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盖通过控制器与转杆构成旋转结构,且保护盖的内侧宽度大于控制器的外侧宽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与第二固定杆螺纹连接,且支撑块的内侧与第二固定杆的外侧均为螺纹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导水块与恒温室卡合连接,且导水块以恒温室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栓与移动架卡合连接,且移动架上方一端为开孔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通过转轮与支撑架构成滑动结构,且转轮的外侧宽度小于支撑架上方内侧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智能恒温无菌温室,通过转轮与支撑架对移动块起到滑动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移动块的设置便于带动防晒棚进行运动,对装置内部进行防照射,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2、该智能恒温无菌温室,通过恒温室与滑轮对移动架起到滑动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移动架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大小调节,增加了装置的使用性。
3、该智能恒温无菌温室,通过导水块对恒温室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导水块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导水,防止水流存储过多造成坍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轮零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百盛温室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百盛温室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79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手工火焰切割质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装式几何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