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真空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0239.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2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腾腾;贾冰冰;覃奀垚;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8 | 分类号: | H01H50/08;H01H50/54;H01H50/02;H01H33/664;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苏州九方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8 | 代理人: | 张文婷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触点 高压 真空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真空继电器,包括、绝缘上壳体、磁壳、高压公共端、高压常开端、接触片、衔铁、衔铁架、复位弹簧、磁极芯和线圈,当线圈通电时,磁极芯产生磁力吸附衔铁带动接触片转动并使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接触闭合;当线圈断电时,复位弹簧带动衔铁复位使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分离断开,绝缘上壳体和磁壳上引出有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当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断开和闭合时,第一二辅助触点同步或反向的断开和闭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高压真空继电器上设置辅助触点,用于指示高压端的状态,可以判断高压端的状态,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增加原产品的体积、性能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真空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
高压真空继电器具有高压端,但目前市场上的高压真空继电器无辅助触点,当高压真空继电器的高压端断开或闭合时,无法判断高压端的状态,进而无法及时监控真空继电器的实际工作状态,给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真空继电器,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真空继电器的高压端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真空继电器,包括位于上方的绝缘上壳体和位于下方的磁壳,所述绝缘上壳体上设有内端置于其内且外端引出的高压公共端,及内端设于所述高压公共端的内端的外侧且外端从所述绝缘上壳体引出的高压常开端;所述高压公共端与接触片接触,接触片通过支架固定于衔铁上,该衔铁能够转动固定于衔铁架上,该衔铁架固定于所述磁壳上;所述磁壳内位于所述衔铁的下方设有复位弹簧和磁极芯,以及所述磁极芯的外周缠绕有线圈,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磁极芯产生磁力吸附所述衔铁带动所述接触片转动并使所述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接触闭合;当所述线圈断电时,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所述衔铁复位使所述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分离断开,所述绝缘上壳体和磁壳上引出有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当所述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断开和闭合时,所述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同步或反向的断开和闭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铁的上侧面上依次设有绝缘片和导电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的内端设于所述衔铁的上方,外端均从所述绝缘上壳体上引出;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磁极芯产生磁力吸附所述衔铁带动所述接触片转动并使所述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接触闭合时,所述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同时与所述导电片断开;当所述线圈断电时,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所述衔铁复位使所述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分离断开时,所述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同时与所述导电片接触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的内端厚度小于外端的厚度,且沿同一水平面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辅助触点的内端设于所述衔铁的上方,且外端从所述绝缘上壳体上引出;所述第二辅助触点从所述磁壳上引出,所述磁壳与所述衔铁导通;当所述线圈通电时,所述磁极芯产生磁力吸附所述衔铁带动所述接触片转动并使所述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接触闭合时,所述衔铁与所述第一辅助触点分离,所述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断开;当所述线圈断电时,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所述衔铁复位使所述高压公共端与高压常开端分离断开时,所述衔铁与所述第一辅助触点接触导通,所述第一辅助触点和第二辅助触点通过所述衔铁和磁壳接触导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辅助触点的内端厚度小于其外端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0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