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座溢水结构以及应用其的电热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0402.5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李浩鹏;郑秀谦;何乃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赵岷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座 结构 以及 应用 电热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座溢水结构以及应用其的电热器具,底座溢水结构设置于底座内,所述底座包括装配于一体的底座上壳、底座壳体,所述底座溢水结构包括:接水凹面,其一体成型在底座壳体上,其位置最低处开设有溢水孔;挡骨结构,其位于溢水孔的正上方,并通过至少一条骨位与溢水孔的外围相连接。还涉及一种电热器具,其包括壶盖、壶体、手柄和底座,所述底座壳体上设有所述的底座溢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溢水孔与底座在外形上美观性,又能满足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溢水结构以及应用其的电热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器具,例如电加热水壶、电加热养生壶等,大都包括加热底座和壶体,壶体放置在加热底座上,加热底座与壶体通电,以使壶体的加热装置对壶体内的水进行加热。一般的底座为满足安规要求,溢水孔均做成矩形状,与圆形底座外形上不协调,且溢水孔直接暴露在外部,在测试时手指容易碰到底座内部的带电体。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满足溢水孔与底座在外形上美观性,又能满足安全性的底座溢水结构以及应用其的电热器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满足溢水孔与底座在外形上美观性,又能满足安全性的底座溢水结构以及应用其的电热器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底座溢水结构,其设置于底座内,所述底座包括装配于一体的底座上壳、底座壳体,所述底座溢水结构包括:
接水凹面,其一体成型在底座壳体上,其位置最低处开设有溢水孔;
挡骨结构,其位于溢水孔的正上方,并通过至少一条骨位与溢水孔的外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水凹面为四周高中部低的斜坡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接水凹面的最低处所在水平面高于所述底座壳体的最低处所在水平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溢水孔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挡骨结构的横截面与溢水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所述挡骨结构投影到接水凹面上的阴影面积略大于溢水孔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热器具,其包括壶盖、壶体、手柄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装配于一体的底座上壳、底座壳体,所述底座壳体上设有所述的底座溢水结构。
优选的,所述底座壳体由至少两圈同轴设置的环形底壁、内周壁以及外周壁构成,位于外侧的所述环形底壁所在水平面低于位于内侧的所述环形底壁所在水平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接水凹面的外缘与位于最内侧的所述环形底壁之间通过内周壁一体连接,且所述接水凹面的最低处所在水平面高于位于最内侧的所述环形底壁所在水平面。
进一步优选的,位于最外层的所述环形底壁的下端均匀分布有多个支撑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壶体、底座内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壶体温控器、底座温控器,所述手柄上设置有触屏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底座溢水结构包括接水凹面和挡骨结构,接水凹面利用斜面导流将底座内的水导向至溢水孔并排出,防止底座内积水。
2.本实用新型中,挡骨结构可防止测试时手指碰到底座内部的带电体,既能满足溢水孔与底座在外形上美观性,又能满足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壳体包括至少两圈同轴设置的环形底壁,位于外侧的环形底壁所在水平面低于位于内侧的环形底壁所在水平面,此种设计有助于提高接水凹面、溢水孔所在高度,能有效防止水通过环形底壁反进入到底座内,提高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纯米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0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柄与壶体独立安装结构、电热器具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生产用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