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症监护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3038.8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商祥淑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监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监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症监护床,包括左半床体和右半床体,所述左半床体和右半床体底部前后两端均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倒凹形支腿,位于所述倒凹形支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万向轮,位于所述右半床体下方活动插接有陪护床。本实用新型通过需要将重症监护床上的病人转移到转移车上时,操作人员然后将转移车放置左半床体和右半床体下方,直接逆时针旋转夹持螺栓从矩形插接口取出,然后操作人员将右半床体通过底部的第一万向轮进行移动与左半床板进行分开,病人直接落在转移车上,无需几个人进行抬着病人进行转移,十分方便,提高现有监护床的实用性;并且陪护人员可以将陪护床从监护床底部抽取出来进行坐着或者休息也可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监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症监护床。
背景技术
目前,重症监护室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单位,危重病医学是以危重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结合为基础,综合性的重症监护病房一般设在医院内较中心的位置,目前,医院普遍设置有重症监护室,而重症监护床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医疗用具,使用最为广泛。
现有技术中的重症监护床在后期需要将病人转移到转移车上时,都是操作几个操作人员将病人抬着,费事费力,还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症监护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症监护床,包括左半床体和右半床体,所述左半床体和右半床体底部前后两端均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倒凹形支腿,位于所述倒凹形支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万向轮,位于所述右半床体下方活动插接有陪护床,陪护床底部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万向轮;位于所述左半床体右侧壁前后两端部均水平开设有矩形插接口,位于所述矩形插接口外侧的左半床体上螺纹拧合插接有夹持螺栓;位于所述右半床体左侧前后两端部均水平向左固定连接有矩形插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矩形插接杆与矩形插接口水平对齐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左半床体和右半床体上部前后两端部均竖直向上固定连接有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陪护床为铝合金框架床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陪护床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1.8m和0.6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需要将重症监护床上的病人转移到转移车上时,操作人员然后将转移车放置左半床体和右半床体下方,直接逆时针旋转夹持螺栓从矩形插接口内分开,然后操作人员将右半床体通过底部的第一万向轮进行移动与左半床板进行分开,此时的病人直接落在转移车上,无需几个人进行抬着病人进行转移,十分方便,提高现有监护床的实用性;并且陪护人员可以将陪护床从监护床底部抽取出来进行坐着或者休息也可以,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监护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监护床的夹持螺栓在矩形插接口内分布位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监护床的陪护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症监护床的矩形插接杆在右半床体上分布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半床体;2、右半床体;3、陪护床;4、夹持螺栓;5、第一万向轮;6、倒凹形支腿;7、护板;8、矩形插接杆;9、矩形插接口; 10、第二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中的仪器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和私人定制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3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