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滑石粉状悬浮煅烧增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3101.8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9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包先法;时继明;王仕群;崔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22 | 分类号: | C01B33/22;F27B15/00;F27D13/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石 粉状 悬浮 煅烧 增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滑石粉状悬浮煅烧增白装置,获得白度大于90%的粉状烧黑滑石产品。首先以黑滑石为原料,选矿破碎后粉磨制得黑滑石粉;然后采用多级串联悬浮预热器预热黑滑石粉,预热后的黑滑石粉进入悬浮煅烧炉系统煅烧并燃释其中有机质;最后出悬浮煅烧炉系统的烧滑石粉进入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冷却。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多级串联悬浮预热器、一级旋风分离器、一级悬浮煅烧炉、二级旋风分离器、二级悬浮煅烧炉、辅燃点火室、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流态化冷却器等组成,在悬浮状态下完成黑滑石粉预热、煅烧和成品烧滑石粉冷却全过程。本实用新型工艺先进,绿色节能;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智能化;并可以大幅提高单线生产规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滑石增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黑滑石粉状悬浮煅烧增白装置。
背景技术
黑滑石中的主要矿物为滑石,其含量为92%以上,此外含有5%左右的石英及2%左右的有机质,内含有机质是其致黑的主要原因。我国黑滑石资源十分丰富,由于白度低限制了其应用,为扩大黑滑石的应用领域,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黑滑石的白度,煅烧处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煅烧滑石经过超细粉碎后可得到优质高白超细粉,经锻烧处理后,白度可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绝缘、耐热、吸附、润滑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高档陶瓷等工业中。
目前黑滑石煅烧增白生产主要有立窑、隧道窑、轮窑及回转窑等,生产企业小而散,且技术相对落后。由于煅烧块状黑滑石,上述工艺装置热效率低、煅烧热耗高,产品质量均匀性难以保证,不同程度存在内心欠烧等现象。用户端需求的粉状烧黑滑石,则是通过挑选、破碎、粉磨煅烧过的黑滑石块获得,有必要寻求绿色节能环保的黑滑石粉状煅烧增白装置和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黑滑石粉状悬浮煅烧增白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黑滑石粉状悬浮煅烧增白装置,包括有多级串联悬浮预热器、一级悬浮煅烧炉、一级旋风分离器、二级悬浮煅烧炉、二级旋风分离器、辅燃点火室、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和流态化冷却器,多级串联悬浮预热器下端出料口与一级悬浮煅烧炉下侧部的入料口连通,一级悬浮煅烧炉下端侧部有燃烧器供燃料加入,一级悬浮煅烧炉上端与一级旋风分离器顶部入口连通,一级悬浮煅烧炉下端的气体入口与二级旋风分离器的废气出口连通,一级旋风分离器上端的废气出口与多级串联悬浮预热器下端的进风口连通,一级旋风分离器下端出料口与二级悬浮煅烧炉下侧部的入料口连通,二级悬浮煅烧炉下端侧部有燃烧器供燃料通入,二级悬浮煅烧炉下端与辅燃点火室连通,二级悬浮煅烧炉上端出口与二级旋风分离器进口连通,辅燃点火室下端侧部有燃烧器供燃料通入、燃烧空气入口和热气入口,辅燃点火室下端通过卸灰管与流态化冷却器入料口连通,二级旋风分离器下端出料口与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上端的进料口连通,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上端有高温空气出口,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下端有底级成品烧滑石粉排料管和底级冷却风进风管,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的高温空气出口通过高温风机和燃烧空气管道与辅燃点火室的燃烧空气入口连通,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的冷却风进风管由风机一通过底级冷却风进风管通入空气,流态化冷却器中通过风机二通入空气,流态化冷却器一端具有落料出口,流态化冷却器上还具有排气出口,排气出口与辅燃点火室的热气入口连通。
与所述的高温风机连接的还有放风阀,部分多余的高温空气经放风阀通过收尘器净化后放空。
所述的一级旋风分离器是单个或者是两个并列的,所述的多级串联悬浮预热器是单列或者是两列并列的。
所述的二级旋风分离器是单个或者是两个并列的,所述的多级串联悬浮冷却器是单列或者是两列并列的。
所述的一级悬浮煅烧炉和二级悬浮煅烧炉所用燃料均是煤、天然气、燃油、石油焦中的一种或多种混烧。
所述的一级悬浮煅烧炉和二级悬浮煅烧炉的柱体内均不同高度设置多个中间缩口。
实施上述黑滑石粉状悬浮煅烧增白装置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3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三轮车前灯注塑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车载监控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