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3670.2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2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钢春;徐跑;何杰;邴旭文;朱健;许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01K61/80;A01K61/59;A01G2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稻田 小龙虾 培育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所述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包括设置在稻田的水面上的多个保温件,保温件用于漂浮并平铺在水面上,以对水体进行保温,相邻两个保温件之间设有物料输送组件,用于向稻田内输送饵料与氧气,稻田外部设有机箱,用于提供输送饵料与氧气的动力;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放养小龙虾虾苗至稻田内后,通过机箱驱动物料输送组件对稻田内培育的小龙虾虾苗进行投喂饵料和增氧,培育完成后拆除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稻田即可进行种植水稻,解决了现有小龙虾培育方法大多是依赖池塘培育苗种,存在浪费池塘资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小龙虾属于一种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小龙虾一般在5月份大量上市,苗种放养一般是在2月份和3月初。通常,放养的苗种一种方法是来自从厂家购买,一般成本较高;此外另一种方法是于前一年的冬天在池塘里放养亲虾,亲虾打洞在洞里交配产卵,第二年春随着温度的上升,腹肢附着受精卵的母虾出洞后,受精卵逐惭发育成为虾苗。虾苗捕出后可进行销售和继续大规格虾种培育。
目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小龙虾的交配繁殖需要在池塘里进行,根据池塘大小和条件确定亲虾的放养密度,通过交配产卵,虾苗孵化出后依然要在池塘里进行培育。由于虾苗培育需要专门的培育池塘,较好的培育池塘一般包括池塘改造、生态条件配套、大棚构架等,建设成本高,所以现在许多苗种厂家不愿意专门培育池塘进行苗种培育,而是使作苗种培育池和亲虾产卵池合二为一,以节约大量的池塘面积和成本,这种苗种生产方式缺点也很明显,表现为苗种产量较低、成活率低,饲料投喂不均容易浪费饲料,培育规格也不均匀等,对苗种的生产十分不利;此外,在小龙虾苗种培育期间需要投喂大量的饲料,易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池底污泥沉积等,给后期清理和养殖带来困难。
因此,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通常,由于小龙虾的培育依赖池塘培育苗种,占用了宝贵的池塘资源,而且,一般需要种植水草,还存在在培育过程中形成富营养化污染的弊端,因此,现有的小龙虾培育方法大多是依赖池塘培育苗种,存在浪费池塘资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小龙虾培育方法大多是依赖池塘培育苗种,存在浪费池塘资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包括稻田以及位于所述稻田内的水面,所述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还包括:
保温件,共有多个,且等间距均匀排列在所述水面上,所述保温件用于漂浮并平铺在所述水面上,以对所述稻田内的水体进行保温;
物料输送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保温件之间的空间地带,用于向所述稻田内输送饵料与氧气,以对所述稻田内培育的小龙虾虾苗进行喂食和供氧;以及
机箱,设置在所述稻田外部,用于向所述物料输送组件提供输送饵料与氧气的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包括设置在稻田的水面上的多个保温件,所述保温件用于漂浮并平铺在所述水面上,以对所述稻田内的水体进行保温,相邻两个保温件之间设有物料输送组件,用于向所述稻田内输送饵料与氧气,以对所述稻田内培育的小龙虾虾苗进行喂食和供氧,所述稻田外部设有机箱,用于向所述物料输送组件提供输送饵料与氧气的动力;在放养小龙虾虾苗至所述稻田内后,通过机箱驱动物料输送组件对所述稻田内培育的小龙虾虾苗进行投喂饵料和增氧,培育完成后拆除所述基于稻田的小龙虾培育系统,稻田即可进行种植水稻,解决了现有小龙虾培育方法大多是依赖池塘培育苗种,存在浪费池塘资源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3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