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4563.1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勤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E02F5/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光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2 | 代理人: | 邹文婷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清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下底面固定设置有四个对称设置的万向轮,所述船体内部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船体一端下侧贯穿设置有螺旋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桨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甲板,所述第二甲板上底面固定设置有收集箱,所述船体远离螺旋桨的一端中间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通过设置船体、万向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螺旋桨等,使得本装置既可以在地面上移动,又能在河流里通过螺旋桨移动,控制转动力臂的转动角度,可对不同深度的淤泥进行清理,在搬运和清淤过程中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又称水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工程,其按服务对象可分为防洪工程、水利发电工程、港口工程和排水工程等,河道清淤是指通过器械设备将沉积在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浑浊的水状,随合水流走,起到疏通河道的作用的过程。
现有的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在使用时常常利用高压水枪对河底的淤泥进行吹搅,然后随河水流走,使用这种方法对于小型的河流或者流速较慢的河流进行清淤时效果极差,另外清淤装置在运输和进入河流的搬运移动过程中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对小型河流清淤效率低且难以做到两栖移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下底面固定设置有四个对称设置的万向轮,所述船体内部底面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船体一端下侧贯穿设置有螺旋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旋桨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甲板,所述第二甲板上底面固定设置有收集箱,所述船体远离螺旋桨的一端中间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横向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力臂,所述转动力臂较高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船体底部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下方的第二电机,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力臂的较低端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凹槽外固定设置有密封板,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密封板并固定连接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侧面固定有若干均匀阵列的螺旋叶片,所述转动力臂下底面中间固定设置有第一抽泥管和淤泥泵,所述淤泥泵位于所述转动力臂和所述船体相交处,所述第一抽泥管与所述淤泥泵的输入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淤泥泵侧面的输出端口连接有第二抽泥管,所述第二抽泥管沿着所述船体内侧壁固定设置,所述船体位于所述第二抽泥管一侧上底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贯穿放置有第二抽泥管,所述第二电机上方固定设置有与所述船体上底面相匹配的第一甲板,所述第一甲板上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抽泥管的入口处设置有不锈钢的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与所述密封板位于同一平面。
优选地,所述淤泥泵的型号为10/8E-AH,所述第一电机型号为MH152A2LN08,所述第二电机的型号为DTZ1000,所述第三电机的型号为YGQ-500,且所述淤泥泵、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台为圆锥台形,所述螺旋叶片为锋利的钢片制成,且每一片螺旋叶片均为流线型。
优选地,所述收集箱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抽泥管相匹配的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船体、万向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螺旋桨等,使得本装置既可以在地面上移动,又能在河流里通过螺旋桨移动,在搬运和清淤过程中更为方便,节省了搬运和移动造成的人力物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勤,未经马晓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4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接触网腕臂管件夹持的机器人柔性单元
- 下一篇:双稳态磁保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