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4920.4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4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肖舜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伤口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属于医用物品技术领域。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包括:袋体、负压筒、负压管以及负压发生装置;袋体包括粘贴侧;负压筒与袋体连通,负压筒包括封口端和开口端,封口端位于袋体内,开口端靠近粘贴侧并与粘贴侧密封连接;负压管的一端伸入到袋体内并伸入到负压筒内,负压管的另一端与负压发生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袋在收集时,负压筒的开口端罩住伤口,负压筒内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负压发生装置工作后,会在负压筒中产生负压,加快伤口内的渗液流出,从而利于伤口的愈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物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
背景技术
伤口渗出液是从毛细血管渗漏入机体组织内的液体成分。患者在术后,伤口在愈合过程中,炎症会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过量液体从伤口流出。目前,对伤口渗液通常采用渗液收集袋进行收集,通过将渗液收集袋粘贴在患者的伤口处,伤口渗液从袋口自动流入到收集袋中。但是由于伤口内的渗液流出较慢、流出不干净,常规收集袋无法快速对伤口内的渗液进行收集,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以解决现有收集袋无法快速对伤口内的渗液进行收集,不利于伤口愈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伤口渗液收集袋,包括:袋体、负压筒、负压管以及负压发生装置;袋体包括粘贴侧;负压筒与袋体连通,负压筒包括封口端和开口端,封口端位于袋体内,开口端靠近粘贴侧并与粘贴侧密封连接;负压管的一端伸入到袋体内并伸入到负压筒内,负压管的另一端与负压发生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袋体通过粘贴侧粘贴在患者的伤口处,用于收集伤口渗液,在收集时,负压筒的开口端罩住伤口,通过粘贴侧与患者皮肤之间的粘贴,使得负压筒内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负压发生装置工作后,会在负压筒中产生负压,加快伤口内的渗液流出,从而利于伤口的愈合,渗液流出后进入负压筒最终自动流入到袋体中。
进一步地,上述开口端设有通槽,通槽的两端分别与袋体和负压筒连通,通槽的截面尺寸小于负压管的截面尺寸。
由于负压筒通过与袋体连通,而负压筒中产生的负压需要作用在伤口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通槽的截面尺寸小于负压管的截面尺寸,减缓负压对袋体的作用,使得负压能够有效地作用在伤口上,伤口内的渗液吸出后,通过通槽自动流入到袋体中。
进一步地,上述通槽内设有单向膜。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膜用于渗液从负压筒流入袋体中,而且避免渗液从袋体反向流入到负压筒中,同时,负压只会作用在负压筒中,不会作用在袋体内。
进一步地,上述开口端的端面设有粘贴层。
本实用新型在开口端的端面设置粘贴层,便于对负压筒的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负压管伸入负压筒内的一端的端口靠近封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管伸入到负压筒后靠近封口端,避免伤口渗液进入到负压管中。
进一步地,上述负压管伸入负压筒内的一端的端口靠近封口端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管伸入到负压筒后靠近封口端的中部,无论患者站立、仰卧或者侧卧,均能避免伤口渗液进入到负压管中。
进一步地,上述负压管与袋体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负压管设有接头,接头位于袋体外侧并靠近负压管与袋体之间连接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管分为两段,两段之间通过接头进行连接,接头断开后,将负压管进行封堵,袋体即为常规伤口渗液收集袋,用于不需要负压进行渗液收集的伤口。
进一步地,上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与负压管连通的负压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人民医院,未经乐山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49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固定支架及固定夹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丙纶长丝用混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