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6626.7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6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吴永祥;吴林;徐翀;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擎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5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感染 静脉 穿刺 医用 | ||
1.一种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一端开口的盒体(1)、手臂托板(3)、收布辊轴(8)、放布辊轴(9)、驱动收布辊轴(8)转动的收布电机(6)和驱动放布辊轴(9)转动的放布电机(7),底座(2)放置在工作平面上,盒体(1)罩在底座(2)上,所述收布辊轴(8)、放布辊轴(9)、收布电机(6)和放布电机(7)均位于盒体(1)内,所述底座(2)上设有支撑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H”形的支架(202)和四个安装座(203),所述支架(202)固定在底座(2)上,所述四个安装座(203)均转动安装在支架(202)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架(202)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收布电机(6)和放布电机(7),所述四个安装座(203)两两相对的分为一组共两组,一组安装座(203)用于支撑放布辊轴(9),另一组安装座(203)用于支撑收布辊轴(8),所述位于支架(202)同一侧的两个安装座(203)分别与收布电机(6)和放布电机(7)相连接;
所述盒体(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便于无菌布穿过的穿行槽(101),所述一个穿行槽(101)为干净的无菌布的出口,另一个穿行槽(101)为使用过的无菌布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行槽(101)的壁面中转动安装有辅助无菌布传动的六个导向轮(102),六个导向轮(102)三个三个为一组呈上下对称分布的结构设置在穿行槽(101)的上下侧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设有穿行槽(101)的两个侧壁的下方延伸固定有凸块(104),所述凸块(104)中螺纹贯穿安装有定位螺杆(103),所述定位螺杆(103)与开设在底座(2)上的螺纹槽(20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03)为圆柱状的轴体,所述安装座(203)上内凹开设有用于托住收布辊轴(8)和放布辊轴(9)的弧形槽(203-1),所述弧形槽(203-1)中竖向固定有安装螺杆(203-2),所述安装螺杆(203-2)贯穿开设在收布辊轴(8)和放布辊轴(9)上的穿孔(10)与拧紧螺母(203-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布辊轴(9)和收布辊轴(8)上均贯穿安装有两个用于限定无菌布卷位置的橡胶圈(11),所述无菌布卷位于两个橡胶圈(1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托板(3)的上表面为斜面,所述手臂托板(3)包括硬质棉块层和包裹覆盖在硬质棉块外部的布套层,所述手臂托板(3)和盒体(1)之间通过魔术贴(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4)包括光面和毛面,所述魔术贴(4)的光面缝合固定在手臂托板(3)上的布套层表面,所述魔术贴(4)的勾面胶粘在盒体(1)上,所述魔术贴(4)的面积与手臂托板(3)的面积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交叉感染的静脉穿刺医用手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布电机(6)和放布电机(7)的下方均连接有立板(5),所述立板(5)固定在底座(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66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