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7653.6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4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滨;曹兴强;姚奋科;朱红;林贻鸿;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22 | 分类号: | E04H12/22;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尹丽华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10 kv 跨越 回路 直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底座、直线塔体和转杆,所述底座的内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外侧连接有竖杆,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部设置有气垫,且移动板的上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安装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内部安装有转杆,所述衔接块的上端连接有直线塔体,所述转杆的前端连接有衔接轮,且衔接轮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块。该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方便安装,在陡峭地形安装容易,且减震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回路直线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
背景技术
双回路直线塔是指支持双回架空输电线的杆塔,提高了自然传输功率, 110KV大跨越使用过程中采用双回路直线塔,但是,目前的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仍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目前的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不便于安装,在陡峭地形安装困难,且减震效果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不便于安装,在陡峭地形安装困难,且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包括底座、直线塔体和转杆,所述底座的内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上端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活动块的外侧连接有齿轮,且齿轮的外侧连接有竖杆,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上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部设置有气垫,且移动板的上端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安装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内部安装有转杆,所述衔接块的上端连接有直线塔体,所述转杆的前端连接有衔接轮,且衔接轮的上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上端固定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与齿轮为啮合连接,且活动块与底座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形状为“L”型,且限位块通过移动块与安装板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直线塔体与限位块为卡合连接,且限位块关于衔接块的中心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衔接轮与转杆为啮合连接,且衔接轮与安装板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形状为“U”型,且移动板与固定块为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110kV大跨越用双回路直线塔,方便安装,在陡峭地形安装容易,且减震效果好;
1、通过转动转杆,使与转杆啮合连接的衔接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安装板转动,进而使移动块带动限位块移动,使限位块与直线塔体进行卡合连接,方便了直线塔体的安装;
2、通过直线塔体带动衔接块向下移动,使与衔接块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与移动板进行滑动,从而使固定块对气垫进行挤压,进而保证了对直线塔体的减震效果;
3、通过转动竖杆,使与竖杆啮合连接的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与齿轮啮合连接的活动块与底座进行滑动,进而使安装块与活动块进行滑动,方便在陡峭地形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万山电力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7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收缩膜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滤水装置及一种净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