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8439.2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6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友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萨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F16L27/107;F01D17/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冷奇峰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控制 行程 卸荷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卸荷阀技术领域的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包括:阀体座,所述阀体座的上壁面安装有先导阀结构,所述阀体座的下壁面安装有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角度控制结构;所述先导阀结构包括:先导阀体、四个内六角螺栓以及调节螺钉;所述先导阀体通过四个内六角螺栓安装在阀体座的上壁面。现阶段卸荷阀的连接管都是采用硬质管,由于液压的压力和密封性的要求,所以采用的硬质管,但是硬质管对于空间的需求较大,并且不好改变和控制方向,这样就对卸荷阀的安装在成了一定的麻烦,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软质管作为连接管,并且辅助以软质支撑条,这样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更好的掌握方向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卸荷阀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
背景技术
卸荷阀是在一定条件下,能使液压泵卸荷的阀。卸荷阀通常是一个带二位二通阀的溢流阀,功能是不卸荷时用作设定系统(油泵)主压力,当卸荷状态时压力油直接返回油箱,油泵压力下降至近似为零,以实现一些回路控制和提高油泵寿命,减少功耗。在回路中属于并入回路的。减压阀用于调整执行元件所需压力,是串联在回路中的,一般不能互换使用。
但是现有的卸荷阀都是采用内置接口,然后将外置的管道连接在其中,由于液压的压力和密封性的要求,所以采用的硬质管,但是硬质管对于空间的需求较大,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并且不好改变和控制方向。基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解决硬质管对于空间的需求较大,会有空间不足,并且不好改变和控制方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角度控制的行程卸荷阀,包括:阀体座,所述阀体座的上壁面安装有先导阀结构,所述阀体座的下壁面安装有管道结构,所述管道结构的下壁面安装有角度控制结构;所述先导阀结构包括:先导阀体、四个内六角螺栓以及调节螺钉;所述先导阀体通过四个内六角螺栓安装在阀体座的上壁面,所述调节螺钉安装在先导阀体的右壁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道结构包括:压力油管、断油管以及回油管;所述断油管安装在阀体座的下壁面,所述压力油管安装在阀体座的下壁面,且位于断油管的右侧,所述回油管安装在阀体座的下壁面,且位于压力油管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角度控制结构包括:两个油管接头、软质油管以及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油管接头分别安装在软质油管的上下两个壁面,所述软质油管的上壁面通过油管接头安装在压力油管的下壁面,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套装在两个油管接头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先导阀体的左壁面安装有堵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安装有四个软质支撑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油管接头的直径大于软质油管的直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现阶段卸荷阀的连接管都是采用硬质管,由于液压的压力和密封性的要求,所以采用的硬质管,但是硬质管对于空间的需求较大,并且不好改变和控制方向,这样就对卸荷阀的安装在成了一定的麻烦,本实用新型新型采用了软质管作为连接管,并且辅助以软质支撑条,这样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更好的掌握方向的控制。
2、本实用新型新型是在现有的卸荷阀的技术上进行改进,这样就在加工层面上节约了很多的成本,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新型也可以在设计的层面上节约很错资源,并且本实用新型新型是适用于现有市面上所有型号的卸荷阀上,这样就大大的提升了本实用新型新型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萨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萨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8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