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亮度微透镜膜及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89666.7 | 申请日: | 2020-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4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刁全利;沈渊;周鹏;孙亮;王清;潘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F1/1335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83 | 代理人: | 吴清珠 |
地址: | 20150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亮度 透镜 及其 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公开了一种高亮度微透镜膜,包括基膜和设置在基膜下表面的背面结构,背面结构为聚光结构层,聚光结构层为具有复数个朝向基膜凹设的凹状结构排列而成,凹状结构的形状为内凹的球冠状;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成型模具,包括母模,母模表面具有复数个向外凸出且连接排列的球冠结构,球冠结构用于成型凹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改为聚光结构层,形成有连续排列的内凹的凹状结构,具有聚光作用,相比常规的微透镜膜可提高4.3‑16%的亮度,且所增加的成本非常小;将原始模具复制2代后使用,可以保证做一次原始模具可以生产足够量的背面结构,提高模具利用率、降低综合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尤其涉及一种高亮度微透镜膜。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TFT-LCD液晶显示器亮度的需求,液晶显示器终端制造厂家可以通过搭配不同功能的膜片、增减LED灯珠的数量、调整电源输出模块等多种方式实现,而成本相对较低、周期短且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增减光学膜膜片,其中单张扩散膜、微透镜膜、增光膜的亮度是递增的,在亮度不满足或者视效不达标的情况下,就需要膜片组合使用来达到标准,例如扩散膜+微透镜膜、扩散膜+增光膜、增光膜+增光膜等组合,或者是采用价格较高的多层贴合膜。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微透镜膜的背涂层是PMMA或者PBMA微珠与胶水固化后的涂层,其能在膜片堆叠时防止粘连,但采用PMMA或者PBMA微珠、胶水、助剂混合液固化形成的背涂层没有聚光作用,亮度仍较低,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厂商、消费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设置背涂层,无聚光作用,亮度较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亮度微透镜膜,在增加较小成本的情况下,一张膜片具有两次聚光效果,提高膜片的整体亮度,比市面上常规微透镜膜的亮度高4.3-16%,给背光模组设计者多提供一种选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高亮度微透镜膜,包括基膜和设置在基膜下表面的背面结构,背面结构为聚光结构层,聚光结构层为具有复数个朝向基膜凹设的凹状结构排列而成。形成有连续排列的内凹的凹状结构,具有聚光作用,相比常规的微透镜膜可提高4.3-16%的亮度,且所增加的成本非常小。
进一步地,凹状结构的形状为内凹的球冠状。内凹的球冠状的聚光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凹状结构的半径为4-6um。与其深度对应,可最大限度的复制内凹的半球状,形成较大的凹透镜结构,提高聚光效果。
进一步地,凹状结构的深度为4-6um。与常规的背涂层相对应,不改变厚度。
进一步地,凹状结构为内凹的半球状。半球状的聚光效果最佳。
进一步地,基膜上的凹状结构的半径相等。避免雕刻铜辊时更换刀具,提高雕刻速度和准确性。
进一步地,凹状结构按顺序相切排列,每排凹状结构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排凹状结构错半位设置。提高单位面积上的凹状结构的个数,达到聚光效果最佳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成型聚光结构层的模具,包括母模,母模表面具有复数个向外凸出且连接排列的球冠结构,球冠结构用于成型聚光结构层的凹状结构。
进一步地,母模由雕刻好的铜辊经复制成型后的原始模具再经两代复制后形成。可以保证做一次原始模具可以生产足够量的背面结构,提高模具利用率、降低综合成本。
进一步地,球冠结构按顺序相切排列,每排球冠结构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两排球冠结构错半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凯鑫森(上海)功能性薄膜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89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多功能消防撬铤
- 下一篇:自动化设备专用减震闭环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