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1674.5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郑伯兴;李伟科;钱萍;范用春;王鹏;李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106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电场 布置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包括海上风电场,该海上风电场由海上分隔区分隔成若干个区块风电场,其特征在于:在各个区块风电场中设有海上升压站,各区块风电场的发电电量输出端连接该区块风电场中的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入端,形成每区块风电场发电量升压结构;各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出端通过海底电缆进行连接(连接在一起),在其中一个距离陆地较近的区块风电场中的海上升压站设置输陆电量输出端,形成海上风电场1的输陆电量输出端,通过一组登陆电缆将输陆电量输出端与陆上集控中心的电量输入端连接起来,形成简化结构式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具有电气回路少、用海面积小、项目造价低和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和进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属于分布式电源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上风电场一般布置在一个完整的海域,但当被锚地或者其他海洋保护区(下称:分隔区)分割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片区的时候,需要选取既符合规划又最经济的整体布置方案。
现有技术中,当完整的海上风电场被中间的分隔区分为东、西两个独立的海上风电场时,通常采用各自登陆的方式:一是从东区风电场拉一组海上电缆(每组海上电缆包括二根海上电缆)从海底绕过锚地到西区风电场附近,然后与陆上集控中心连接,西区风电场通过独立的电缆与陆上集控中心连接,形成二组220KV登陆海缆结构(如图2所示)。二是东区风电场和西区风电场各自直接拉一组220KV登陆海缆结构与陆上集控中心连接,形成二组220KV登陆海缆结构(如图3所示)。这二种登陆方式都是由东、西区风电场各自采用一组220KV登陆海缆登陆,将各自的电能输送到陆上集控中心。存在如下问题:登陆电气海缆回路多(二组条或二组以上)、用海面积大、项目造价高和增加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海上风电场存在登陆电气海缆回路多、用海面积大、项目造价高和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具有电气海缆回路少、用海面积小、项目造价低和减少环境污染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包括海上风电场,该海上风电场由海上分隔区分隔成若干个区块风电场,其结构特点在于:在各个区块风电场中设有海上升压站,各区块风电场的发电电量输出端连接该区块风电场中的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入端,形成每区块风电场发电量升压结构;各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出端通过海底电缆进行连接(连接在一起),在其中一个距离陆地较近的区块风电场中的海上升压站设置输陆电量输出端,形成海上风电场1的输陆电量输出端,通过一组登陆电缆将输陆电量输出端与陆上集控中心的电量输入端连接起来,形成简化结构式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地,海上风电场由海上分隔区分隔成东区块风电场和西区块风电场,在东区块风电场中设有东海上升压站,在西区块风电场中设有西海上升压站,东区块风电场的发电电量输出端连接东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入端,形成东区块风电场的电量升压结构;西区块风电场的发电电量输出端连接西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入端,形成西区块风电场的发电量升压结构;东、西海上升压站的电量输出端通过海底电缆进行连接,在距离陆地较近的西区块风电场中的海上升压站设置输陆电量输出端,形成海上风电场的输陆电量输出端,通过一组登陆电缆5将输陆电量输出端与陆上集控中心的电量输入端连接起来,形成简化结构式海上风电场布置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1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