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口肌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2962.2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1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邓琼花;王丽存;李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3 | 分类号: | A63B23/03 |
代理公司: | 泰州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5 | 代理人: | 曾涛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卒中 患者 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口肌训练装置,包括矩形框、上颚板、下颚板和医用间歇性压力气泵,矩形框的上下端面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块,上颚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于矩形框上端的连接块之间,下颚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于矩形框下端的连接块之间,下颚板与上颚板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伸缩杆体和梯形气囊,下颚板的下端面与上颚板的上端面均固定设置有牙齿模具,医用间歇性压力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橡胶软管连通梯形气囊,本实用新型利用医用间歇性压力气泵给梯形气囊间歇充气,使得铰接的上颚板和下颚板不断张合,从而达到训练患者的口肌和咬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口肌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脑卒中(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以局部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卒中及肌骨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活动口内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口肌训练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口肌训练装置,利用医用间歇性压力气泵给梯形气囊间歇充气,使得铰接的上颚板和下颚板不断张合,从而达到训练患者的口肌和咬肌的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脑卒中患者的口肌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上颚板、下颚板和医用间歇性压力气泵,所述矩形框的上下端面对称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上颚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于矩形框上端的连接块之间,所述下颚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于矩形框下端的连接块之间,下颚板与上颚板之间对称固定设置有伸缩杆体和梯形气囊,下颚板的下端面与上颚板的上端面均固定设置有牙齿模具,所述医用间歇性压力气泵的出气口通过橡胶软管连通梯形气囊。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上颚板和下颚板的角落设置为倒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体包括穿插连接的弧形套杆和弧形支杆。
进一步的,所述牙齿模具采用硅胶制成,牙齿模具之上开设有牙齿卡入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套杆和弧形支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矩形框的中央,方便舌头穿过,医用间歇性压力气泵给梯形气囊间歇充气,使得铰接的上颚板和下颚板不断张合,从而达到训练患者的口肌和咬肌的效果。
2.下颚板的下端面与上颚板的上端面均固定设置有牙齿模具,上下颚的牙齿可卡入牙齿模具,从而限制上颚板和下颚板的位置,避免使用时移动。
3.伸缩杆体包括穿插连接的弧形套杆和弧形支杆,弧形套杆和弧形支杆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上颚板和下颚板张开后,在弹簧恢复的作用下,可使得上颚板和下颚板合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矩形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体的结构剖视图。
1-矩形框;2-上颚板;3-下颚板;4-医用间歇性压力气泵;5-伸缩杆体;6-梯形气囊;7-牙齿模具;8-橡胶软管;9-弹簧;11-连接块;51-弧形套杆;52-弧形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2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瓶栓自动装配流水线
- 下一篇:一种数字式红外温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