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功耗拉绳式裂缝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3465.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4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宋爽;姚鸿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禾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 拉绳 裂缝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功耗拉绳式裂缝计,包括底板及盖设于底板上的机壳,所述低功耗拉绳式裂缝计进一步包括裂缝监控器,所述裂缝监控器包括低功耗拉绳位移传感器、低功耗可配置比较器、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单元、实时时钟、低功耗蓝牙元件、LoRa/NB‑IoT远程通讯模块、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电子罗盘、超低压电源模块、电源管理系统、开关和电池;本实用新型拉绳式裂缝计低功耗,适应性强,监测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裂缝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裂缝距离的高频、低功耗的拉绳式裂缝计。
背景技术
拉绳位移传感器是直线位移传感器在结构上的精巧集成,充分结合了角度传感器和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优点,该产品不管在大行程还是狭小空间安装不便的场合均可使用,现已为各个行业的位置控制与测量所广泛应用。
中国实用新型CN208635710U号专利揭示了一种拉绳式直线位移传感器,包括铝合金外壳、安装于铝合金外壳上方的电位器、安装于铝合金内部的线轮与绕线滚轮、一端缠绕于线轮以及另一端缠绕于绕线滚轮并穿出铝合金外壳的钢丝绳、安装于铝合金外壳下方的发条,其外壳端固定于裂缝的一侧,穿出铝合金外壳的钢丝绳绑定于裂缝的另一端,裂缝开裂,钢丝绳拉伸来测定裂缝的开裂位移数据。此拉绳式直线位移传感器需要人工在现场读取位移并记录数据,且需要长期现场监测,监测环境恶劣,不利于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
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一种远程高频监测的拉绳式裂缝计成为行业内的需要,以减少人工现场操作及危险系数,远程高频监测需要设置网络通讯以进行信号传输及远程控制,高频监测的方式需要拉绳式裂缝计长期处于工作监测状态,从而需要消耗大量功耗,因此仍需要人工定期对拉绳式裂缝计的电池进行更换,带来使用上的不便利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低功耗拉绳式裂缝计,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绳式裂缝计,以实现远程高频监测、低功耗、适应性强、监测可靠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功耗拉绳式裂缝计,包括底板及盖设于底板上的机壳,所述低功耗拉绳式裂缝计进一步包括裂缝监控器,所述裂缝监控器包括低功耗拉绳位移传感器、低功耗可配置比较器、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单元、实时时钟、低功耗蓝牙元件、LoRa/NB-IoT远程通讯模块、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电子罗盘、超低压电源模块、电源管理系统、开关和电池;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低功耗可配置比较器的信号输入端和模数转换器的模拟信号输入端,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还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低功耗可配置比较器、实时时钟、低功耗蓝牙元件、LoRa/NB-IoT远程通讯模块、两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和电子罗盘,一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通过信号线连接模数转换器和电子罗盘,另一个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通过信号线连接LoRa/NB-IoT远程通讯模块,电源管理系统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低功耗可配置比较器、微控制单元、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和超低压电源模块,超低压电源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拉绳位移传感器,电池通过串联了开关的导线连接电源管理系统;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与电池安装于底板上;低功耗可配置比较器、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单元、实时时钟、低功耗蓝牙元件、LoRa/NB-IoT远程通讯模块、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电子罗盘、超低压电源模块、电源管理系统与开关设置于一电路板上而固定于机壳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包括位于中间的线轮轴端、位于线轮轴端右侧的电位器端及位于线轮轴端左侧的卷簧端,线轮轴端包括绕有拉绳的轮盘,电位器端包括电阻体,卷簧端包括卷簧,拉动拉绳时,轮盘转动,卷簧随着轮盘的转动会越来越紧,同时电位器端中的电阻体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通过电阻值的变化计算出位移的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禾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禾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3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导合成功率放大器的新型输出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种光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