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速循环寿命测试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3967.7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57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飞;孙坚;徐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7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加速 循环 寿命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速循环寿命测试的装置。包括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恒温恒湿箱、充放电设备、负载电机测试平台模块和电脑控制系统;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置于恒温恒湿箱内,充放电设备连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并直接控制电池充放电和收集电池数据,负载电机测试平台模块连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并提供模拟电动汽车速度工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用于对电池进行加速循环寿命测试的装置,能够用于得到测试过程的电池电压电流容量变化情况,能够完成对电动汽车实际较高转速工况下的动力电池寿命的准确又快速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测试技术领域的一种电池寿命测试装置,尤其是涉及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速循环寿命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当时凭借着环保、静音、简单等诸多优点得到当时人们的短暂期待,但是在当时落后的电池研究技术下沉寂。现阶段,由于能源的短缺和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加大对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其中重中之重就在电池,然而直到目前电动汽车依旧普遍存在续航里程短、充电慢、动力电池老化等问题,制约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而这几大问题均与动力电池息息相关。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需要对电池在纯电动车行驶工况下全面性能的了解,然而由于在纯电动车实际运行条件下对电池进行寿命测试所耗费的时间、金钱过于巨大,因此无法使用能快速准确检测出动力电池的寿命数据。
对动力电池的检测测试作为动力电池开发过程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已有的电动汽车电池加速寿命测试装置只是对动力电池静态寿命的测试,即将动力电池与电动汽车实际运行工况脱离,难以准确把握电动汽车真实环境下的电池寿命情况,耗费时间物力财力,不适合实际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速循环寿命测试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作为被测对象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
用于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提供恒温恒湿环境的恒温恒湿箱,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置于恒温恒湿箱内;
用于连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并直接控制电池充放电和收集电池数据的充放电设备;
用于连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并提供模拟电动汽车速度工况的负载电机测试平台模块;
用于连接充放电设备和负载电机测试平台模块,接收充放电设备和负载电机测试平台模块的数据以及控制充放电设备和负载电机测试平台模块工作运行的电脑控制系统。
所述的负载电机测试平台模块包括支撑平台以及置于支撑平台上的驱动电机、减速机、扭矩及转速传感器、同步带机构和负载电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和驱动电机电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经减速机和扭矩及转速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扭矩及转速传感器另一端经同步带机构和负载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和负载电机的转速高于标准测试的转速。
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和负载电机测试平台模块分别采集充放电数据和负载数据并发送到电脑控制系统,充放电数据和负载数据包括电池实时电压、电流、容量、循环充放电次数、充电截止电压、放电截止电源、截止容量、充电倍率、电机扭矩、电机转速等参数的数据。
所述的驱动电机采用直流伺服减速电机。
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块为电池。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现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加速循环寿命测试与实际电动汽车运行工况结合,提出了用于对电池进行加速循环寿命测试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得到测试过程的电池电压电流容量变化情况,为动力锂电池性能的进一步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39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精密模具制造的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脊柱后路通道内的咬骨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