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绝缘工作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4297.0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5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斌;李文波;冉茂飞;张志荣;韩兆武;龚伟;刘博;谢金龙;杨达;赵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玉溪中汇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绝缘 工作 | ||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绝缘工作杆,包括:杆头、杆尾。所述杆头、杆尾之间通过快速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杆头背对杆尾的一端设有工作功能部件。所述快速连接件2包括:与杆头1底部固定的快速接头‑公202、与杆尾3固定的快速接头‑母。快速接头‑公202和快速接头‑母直接可实现快速固定或拆装。本实用新型杆头、杆尾之间通过快速连接件快速拆装,不仅满足了适应多种工作高度的需要,而且具有拆转组合方便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绝缘工作杆。
背景技术
绝缘工作杆是一种检修电网时常用的工具,其主要作用是将工作组件支撑抬高至电线或电杆的对应部位,以便检修人员对电线或电杆进行检修操作。
现有绝缘工作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式绝缘工作杆,即将工作组件固定在一根固定长度的杆体上,其优点在于随拿随用,缺点在于杆体长度固定,往往不能很好的匹配需要的工作高度。另一种是组合式绝缘工作杆,即将工作组件固定在一根杆体上,固定有工作组件的杆体再与不同长度的支撑杆可拆卸固定连接,现有组合式绝缘工作杆通常是螺接。其优点在于可根据需要通过调整支撑杆的高度,将工作组件送至需要的高度,缺点在于组装过程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绝缘工作杆,包括:杆头、杆尾。所述杆头、杆尾之间通过快速连接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杆头背对杆尾的一端设有工作功能部件。
所述工作功能部件根据需要可以是现有的线路检测器、清障装置、验电装置。
所述快速连接件包括:与杆头底部固定的快速接头-公、与杆尾固定的快速接头-母。
所述快速接头-公的径线与杆头的径线同轴设置。所述快速接头-公与杆头通过第一圆形通孔固定。所述快速接头-公上设有第二限位板。所述快速接头-公的顶端侧面上,沿横截面围绕设置有至少1圈类圆锥形凹槽组。所述类圆锥形凹槽组由6个或8个类圆锥形凹槽组成。
所述快速接头-母包括:与快速接头-公相匹配的接头外套。所述接头外套上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接头外套底端侧面上,沿横截面围绕设置有2个第二圆形通孔,用于与绝缘杆杆尾固定。所述接头外套,顶端侧面与类圆锥形凹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另一组类圆锥形通孔。所述类圆锥形通孔,其通孔孔径沿接头外套的截面方向设置。所述圆锥形通孔内装有钢球。所述钢球顶端与套筒接触,底端穿过类圆锥形通孔,延伸至接头外套内部。所述钢球位于接头外套内部的部分不超过钢球的一半,且与类圆锥形通孔相匹配。所述接头外套外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接头外套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内,靠近接头外套的顶端处设有弹簧挡圈。所述弹簧挡圈与接头外套固定,并沿接头外套的截面方向设置。所述空隙内,接头外套的中部处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沿接头外套的径向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杆头、杆尾之间通过绝缘的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杆头底部固定的快速接头-母、与杆尾固定的快速接头-公。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杆头、杆尾之间通过快速连接件快速拆装,不仅满足了适应多种工作高度的需要,而且具有拆转组合方便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将通过不同高度或结构的连接杆进行杆头、杆尾的连接,以满足复杂环境下的工作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绝缘工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玉溪中汇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未经云南玉溪中汇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4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