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工位砂带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4681.0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25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召林;张明顺;田新朝;朱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娃哈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16 | 分类号: | B24B21/16;B24B21/18;B24B2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砂带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砂带机,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轮,所述的驱动轮上设有第一砂带和第二砂带,第一砂带和第二砂带在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打磨头和第二打磨头,第一打磨头两侧在第一砂带上设有导向轮,导向轮与第一打磨头和第二打磨头之间均设有悬臂,所述的第二打磨头两侧在第二砂带上也设有导向轮,所述的第一打磨头和第二打磨头与驱动轮之间在第一砂带和第二砂带上分别设有从动轮,所述的第一砂带和第二砂带上均设有若干张紧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工位砂带机,通过两个工位的砂带机,两个工位同时运行,打磨工件时可以连续进行两道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打磨头可以适应曲率较小,形状复杂的凹面的打磨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工具,尤其是一种多工位砂带机。
背景技术
对于复杂曲面的打磨,特别是曲率较小的弧面和曲面之间的过渡区域的打磨,一直都是磨削工业中的技术难点,目前,针对复杂曲面的打磨,通常都由人工完成,经过多次反复打磨来达到打磨要求;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打磨,加工的效率很低;对工人的要求很高,需要对工人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增加了人力成本;除此之外,现有技术有一种单工位的砂带机,可以打磨复杂曲面,但打磨头都是悬臂支撑,使得打磨头振动很大,严重影响打磨效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循环往复式砂带机,其公开号CN205520844U。包括机架、砂带、磨头轴和动力源,磨头轴和动力源安装在机架上,砂带与磨头轴及动力源连接,所述动力源能提供直线往复运动,动力源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动力源分别与砂带的一端连接,且当其中一个动力源在做伸出运动时,另一个动力源在同步做缩入运动,磨头轴设置于砂带朝向两个动力源的带面一侧与带面接触,以能使砂带绕着磨头轴运行;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直线往复运动的砂带,振动会比较强,会影响打磨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针对曲率较小的复杂曲面打磨,人工打磨效率低,而砂带机振动过强的问题,提供一种适应零件曲率半径小且形状复杂面的打磨,多工位可同时适应多种打磨要求的砂带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工位砂带机,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轮,所述的驱动轮上设有第一砂带和第二砂带,所述的第一砂带和第二砂带在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打磨头和第二打磨头,所述的第一打磨头两侧在第一砂带上设有导向轮,所述的导向轮与第一打磨头和第二打磨头之间均设有悬臂,所述的第二打磨头两侧在第二砂带上也设有导向轮,所述的第一打磨头和第二打磨头与驱动轮之间在第一砂带和第二砂带上分别设有从动轮,所述的第一砂带和第二砂带上均设有若干张紧轮;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砂带机,拥有两条砂带,两个打磨头,可以同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运行时两个工位同时运行,打磨工件时可以连续进行两道工艺,中途不需要停机换带,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两道工序之间的误差,同时,悬臂的设计更加合理,大幅度减小了支臂的振动,提高了打磨的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打磨头和第二打磨头均为直径14毫米至18毫米的打磨轮;当前市场有很多砂带机,砂带机打磨轮直径较大,很少有直径20毫米以下的,为了使得砂带机能够打磨曲率较小形状复杂的凹面,需要较小的打磨头,设置14至18毫米的打磨轮,使得砂带机可用于对曲率较小的复杂凹面零件打磨,如汽轮机叶片等。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打磨头的导向轮上连接设有浮动机构,所述的浮动机构包括浮动连接块和浮动连接块连接的浮动气缸,所述的浮动连接块固定连接在第二打磨头的导向轮上,所述的浮动连接块滑动连接设有导轨;浮动机构的浮动连接块连接着导向轮,并在导轨上滑动,气缸推动浮动连接块,从而控制浮动力大小,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恒力控制,完成工件进行精磨,使用导轨进行导向,间隙极小,使得浮动力减小,从而减小振动,提高打磨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浮动气缸为低摩擦气缸;低摩擦气缸,具有更低的摩擦力和更小的间隙,因而它的灵敏度更高,打磨工件时打磨头的振动会更小,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打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娃哈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娃哈哈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4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优化核电厂试验的多用途仪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式盖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