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撑开的人工椎体及其安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4878.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6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危石;韦峰;刘明岩;李中华;让查尔斯·勒约艾克;马宇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夏怡珺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 人工 及其 安装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撑开的人工椎体及其安装工具,包括:壳体、导向柱和弹片件;壳体上具有竖直导向通道;壳体上具有弹片插入槽和两个弹片承接槽,弹片插入槽上设有通孔;弹片插入槽上设有引导槽;导向柱上设有多个卡齿,导向柱插入于竖直导向通道中;弹片件包括弹片本体和两个弧形的弹性环臂;弹片本体插入于弹片插入槽中;两个弹性环臂抱紧壳体的外侧面,且每个弹性环臂插入弹片承接槽中;弹片本体的底面上设有引导凸起,引导凸起插入于引导槽中;弹片本体的后侧面上设有卡扣,卡扣伸入通孔中,卡扣可插入于导向柱的齿形间隔中。本实用新型的可撑开的人工椎体,可植入人体后原位进行高度调节,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撑开的人工椎体及其安装工具。
背景技术
对于椎体爆裂骨折、脊柱后凸畸形、脊柱肿瘤等患者,常需要对受损或病变的椎体进行切除,切除后使用椎体替代物移植以维持正常的脊柱载荷。近年来,人工椎体作为一类有效的椎体替代物,在脊柱肿瘤领域得到了广泛认可,广泛的应用于椎体肿瘤切除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一般情况下,人工椎体为固定型的人工椎体,固定型的人工椎体植入人体后高度不可调整,在植入人体前需严格选择规格,难以获得理想的椎体高度。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撑开方便、高度可以调节的人工椎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撑开的人工椎体及其安装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撑开的人工椎体,包括:壳体、导向柱和弹片件;
所述壳体上具有竖直导向通道,所述竖直导向通道贯通至所述壳体的顶面;所述壳体的前侧面上具有水平设置的弹片插入槽,所述壳体的后侧面上具有两个相对且水平设置的弹片承接槽,所述弹片插入槽的槽底面上设有与所述竖直导向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弹片插入槽的处于下方的水平槽壁面上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前端贯通至所述壳体的前侧面,所述引导槽的后端贯通至所述竖直导向通道;
所述导向柱的前侧面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卡齿,相邻两个所述卡齿之间的齿形间隔的相对侧面分别为上压顶面和下承托斜面,所述导向柱插入于所述竖直导向通道中;
所述弹片件包括弹片本体和两个弧形的弹性环臂,所述弹片本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弹性环臂;所述弹片本体插入于所述弹片插入槽中;两个所述弹性环臂抱紧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且每个所述弹性环臂的远离所述弹片本体的端部插入所述弹片承接槽中;所述弹片本体的底面上设有引导凸起,所述引导凸起插入于所述引导槽中;所述弹片本体的后侧面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伸入所述通孔中,所述卡扣的底面为斜面,所述卡扣可插入于所述齿形间隔中,所述卡扣的顶面与相应的所述齿形间隔的上压顶面接触,所述卡扣的底面与相应的所述齿形间隔的下承托斜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片件的前侧面上设有供所述限位件插入的定位凹槽;所述壳体的前侧面上还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处于所述引导槽的下方;所述限位槽中活动安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在所述限位槽中转动,当所述限位件转动到阻挡位置时,所述限位件进入定位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的槽底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件包括螺杆和与所述螺杆连接的螺帽,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连接,所述螺帽上设有与所述引导槽相应的螺帽凹槽;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定位凹槽围成圆形结构,所述螺帽的形状与所述限位槽的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设有左侧凹槽和右侧凹槽;所述弹片插入槽通过所述左侧凹槽与其中一个弹片承接槽连通,所述弹片插入槽通过所述右侧凹槽与另一个弹片承接槽连通;所述左侧凹槽和所述右侧凹槽均贯通至所述壳体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的顶面上设有柱体头部,所述柱体头部的外侧面上设有上卡位凸起;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板件承接部,所述板件承接部与所述柱体头部的外轮廓相同,所述板件承接部的外侧面上设有下卡位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上海三友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4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外科口罩
- 下一篇:除尘设备及移动除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