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TYPE-C输出大功率PD快充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5013.X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1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龚建良;唐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美尔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H05K5/02;H05K5/03;H01M10/613;H01M10/623;H01M10/63;H01M10/65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企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735 | 代理人: | 王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ype 输出 大功率 pd 移动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TYPE‑C输出大功率PD快充移动电源,具体涉及移动电源领域,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TYPE‑C口,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位于第一TYPE‑C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TYPE‑C口,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侧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架、导杆、电磁铁和第一挡板,移动电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TYPE‑C口与第二TYPE‑C口,可以同时对两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增加了移动电源的使用效率,移动电源的内部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检测内部温度过高时,会将信号传递到电磁铁,将电磁铁起到,内架受到电磁铁的磁力吸引,会沿着导杆向上移动,将内架表面的散热孔打开,进行散热,避免持续高温对内部的电池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塑封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TYPE-C输出大功率 PD快充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自身的充电插头直接通过交流电源可以对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存电装置,相当于一个充电器和备用电池的混合体,相比备用电源而言可以简化一个充电插头的装置,而相比于充电器它又自身具有存电装置,可以在没有直电源或外出时给数码产品提供备用电源。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移动电源均为封闭结构,在进行充电时,内部的温度较高,热量难以散处,持续的高温容易对内部的电池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TYPE-C输出大功率PD快充移动电源,通过内架、导杆、电磁铁和第一挡板,移动电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TYPE-C 口与第二TYPE-C口,可以同时对两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增加了移动电源的使用效率,移动电源的内部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检测内部温度过高时,会将信号传递到电磁铁,将电磁铁起到,内架受到电磁铁的磁力吸引,会沿着导杆向上移动,将内架表面的散热孔打开,进行散热,避免持续高温对内部的电池造成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 TYPE-C输出大功率PD快充移动电源,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TYPE-C口,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位于第一TYPE-C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TYPE-C口,所述主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侧盖,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内架,所述主体外壳的外表面位于内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旋钮,所述内架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主体外壳的内壁位于电磁铁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内架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导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铰链,所述侧盖通过铰链与主体外壳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盖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开设有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顶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与旋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螺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与限位槽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铁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内架、导杆、电磁铁和第一挡板,移动电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TYPE-C口与第二TYPE-C口,可以同时对两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增加了移动电源的使用效率,移动电源的内部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当检测内部温度过高时,会将信号传递到电磁铁,将电磁铁起到,内架受到电磁铁的磁力吸引,会沿着导杆向上移动,将内架表面的散热孔打开,进行散热,避免持续高温对内部的电池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美尔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美尔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5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敌昆虫毒性试验装置
- 下一篇:非油爆爆米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