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7172.3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3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艳;滕仁艳;吴建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丽艳;滕仁艳;吴建梁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A01M1/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8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林业 保护 用捕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包括捕虫筒,所述捕虫筒的上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机构,所述捕虫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根T形杆,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T形杆相配合两个T形槽,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设有用于吸入虫类的吸入机构,所述捕虫筒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两个安装槽,四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用于引诱虫类的引诱机构,所述捕虫筒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小型水箱,所述捕虫筒的下端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其能够在吸入飞蛾等虫类进行后撒水,使飞蛾等虫类翅膀沾水,从而大大降低飞蛾等虫类逃脱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虫害相当严重,影响了林业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尤其是美国白蛾的危害,美国白蛾的繁殖速度很快,其生长繁殖迅速,对树木的危害十分严重,很难消灭掉,单纯的采用药物消灭,会带来生态环境大面积污染,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成为社会的需要。
现有的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只是单纯通过灯光引诱,然后通过风扇将飞蛾吸入,然后将其困在捕虫筒中,这种方法,虽然能困住飞蛾,但其也存在飞出的可能,不能很好的进行飞蛾的捕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其能够在吸入飞蛾等虫类进行后撒水,使飞蛾等虫类翅膀沾水,从而大大降低飞蛾等虫类逃脱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包括捕虫筒,所述捕虫筒的上侧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有用于收集雨水的收集机构,所述捕虫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根T形杆,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T形杆相配合两个T形槽,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设有用于吸入虫类的吸入机构,所述捕虫筒的左右侧壁上均设有两个安装槽,四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用于引诱虫类的引诱机构,所述捕虫筒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小型水箱,所述捕虫筒的下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打开捕虫筒底部的打开机构。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设置在开口槽内底部的两根导水管,两根所述导水管的末端贯穿小型水箱的上端面并延伸至小型水箱内部。
优选地,所述吸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下端面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地,所述引诱机构包括设置在四个安装槽内的四个诱虫灯,四个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均设有用于隔水的密封盖。
优选地,所述打开机构包括设置在捕虫筒右侧壁内的螺纹孔,所述盖板上贯穿设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杆,所述盖板与捕虫筒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小型水箱上均设有出水管,两根所述出水管末端均贯穿捕虫筒的内侧壁,两根所述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吸入机构与引诱机构,能够在吸入飞蛾等虫类进行后撒水,使飞蛾等虫类翅膀沾水,从而大大降低飞蛾等虫类逃跑的可能性。
2、通过设置收集机构与打开机构,实现对雨水的收集,然后进行储水筒内水的补充,从而大大节约了水源,同时通过打开机构,避免取下捕虫筒将内部的虫类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林业保护用捕虫装置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丽艳;滕仁艳;吴建梁,未经宋丽艳;滕仁艳;吴建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71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形电池自动贴标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柱形低氮节能承压水管锅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