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9012.2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2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罗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李林合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中心柱以及中心柱外侧螺旋绕接的引流管,所述中心柱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盘,两个所述挡盘上均开设有转槽以及滑槽,所述滑槽内腔滑动连接有挡柱,所述中心柱开口处套设有下旋杆,所述中心柱远离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上旋杆,所述上旋杆内套设有方杆,所述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下旋杆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螺旋绕接收纳结构,实现了将引流管与挡盘互相夹紧使用,从而实现了将引流管进行方便的收纳,采用转动延伸式卡紧结构,实现了通过上旋杆带动滑杆延伸,从而实现了通过滑杆对于挡盘进行压紧限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引流管在现代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的一些不足之处,引流管在病床上长时间使用时容易被患者的移动造成拉扯,从而容易造成引流管的松动与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引流管拉扯容易造成松脱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理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中心柱以及中心柱外侧螺旋绕接的引流管,所述中心柱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盘,两个所述挡盘上均开设有转槽以及滑槽,所述滑槽内腔滑动连接有挡柱,所述中心柱开口处套设有下旋杆,所述中心柱远离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上旋杆,所述上旋杆内套设有方杆,所述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下旋杆内滑动连接有滑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槽内转动连接有旋盘,所述旋盘上开设有旋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旋槽与挡柱滑动连接,所述挡柱与引流管外壁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心柱内腔固定连接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下旋杆旋合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旋杆内腔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与方杆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杆与齿轮啮合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螺旋绕接收纳结构,由于采用了滑槽与挡柱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旋槽与挡柱之间的滑动连接,又由于采用了旋盘与转槽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挡柱与引流管外侧之间的抵接,同时由采用了中心柱与引流管之间的螺旋绕接,实现了将引流管与挡盘互相夹紧使用,从而实现了将引流管进行方便的收纳。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转动延伸式卡紧结构,由于采用了下旋杆与螺纹槽之间的旋合连接,实现了将下旋杆方便的上下位移控制使用,又由于采用了方槽与方杆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齿轮与滑杆之间的啮合连接,实现了通过上旋杆带动滑杆延伸,从而实现了通过滑杆对于挡盘进行压紧限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视图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9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味品生产用打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平衡盐提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