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板成型模具及碳纤维板成型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99192.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30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雷;魏志斌;程佳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33/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05009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成型 模具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板成型模具及碳纤维板成型单元,属于碳纤维板成型技术领域,包括上模、下模、柔性层和加热器;柔性层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柔性层用于与碳纤维板柔性贴合;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柔性层加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碳纤维板成型模具及碳纤维成型单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热碳纤维板再进行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热量损失,以及模具与碳纤维板不能充分接触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纤维板成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碳纤维板成型模具及碳纤维板成型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的碳纤维板是将同一方向排列的碳素纤维使用树脂浸润硬化形成碳纤维板材。碳纤维板在成型时,往往需要先对碳纤维板进行加热后再放入模具中成型,在转移碳纤维板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损伤,从而使碳纤维板在成型过程中温度不达标而影响产品质量。同时,现有的模具通常采用硬质材料与碳纤维板刚性接触,在成型过程中容易使碳纤维板与模具之间不能充分接触,从而使碳纤维板产生气泡,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板成型模具及碳纤维板成型单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加热碳纤维板再进行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热量损失,以及模具与碳纤维板不能充分接触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碳纤维板成型模具,包括:
上模;
下模;
柔性层,与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柔性层用于与碳纤维板柔性贴合;以及
加热器,用于对所述柔性层加热。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模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柔性层的温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模外周设有第一保温层。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加热器连接于所述上模,且加热端伸入所述柔性层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柔性层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模设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下模内靠近所述下模顶面的一侧,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下模加热。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模底部设有第二保温层。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模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柔性层为橡胶构件或防水布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板成型模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上模上设置加热器,在对碳纤维板加热时同步完成挤压成型,将上模与碳纤维板的接触面由刚性改为柔性,柔性层在对碳纤维板挤压过程中随下模的形状改变,使上模与碳纤维板紧密贴合,进而到达充分接触的效果,减少了上模与碳纤维板之间产生的气泡,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碳纤维板成型单元,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纤维板成型模具,还包括罩设于所述碳纤维板成型模具之外的保温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板成型单元通过采用上述的碳纤维板成型模具,能够达到上模与碳纤维板紧密贴合,进而到使上模与碳纤维板充分接触的效果,再配合保温罩,能够避免碳纤维板成型模具热量损失,以及受热后碳纤维板成型模具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99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屏风
- 下一篇:一种方便清洁导轨的推拉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