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湖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0624.9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盛洁;王倩;吕凤英;贾玉成;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盛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湖水 循环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工湖水循环系统,其包括过滤池、水循环机构、跌水区,其中过滤池设置在人工湖的底部,过滤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粗滤层、精滤层和过滤网;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和循环水管,跌水区设置在人工湖一侧,跌水区的高度高于人工湖的水位高度,循环水管一端连通过滤池底部,另一端延伸至跌水区上远离人工湖一侧,水泵配合循环水管将过滤池内的湖水输送至跌水区上侧;跌水区上设置有石坎和种植区,石坎设置在跌水区远离人工湖的一侧,种植区设置在另一侧,种植区种植有植被。本申请具有提高人工湖的水循环、净化湖水和增加湖水溶解氧含量的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湖的水循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湖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湖一般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挖掘出来的一种湖泊,非自然环境下产生的。人工湖运行半年、一年后,往往会出现藻类泛滥、水体浑浊不堪,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发黑发臭现象。而即使是新建人工湖注水后,夏季水体也会在短时间内变得浑浊。人工湖多是人为修筑或改造,水系封闭,周围人类活动频繁,容易受到污染。
同时,人工湖水体缺少流动时会导致湖水水体的厌氧化,导致厌氧菌大量繁殖,并且水体中的生物会大量繁殖致使水体超负荷,从而使水体水质恶化,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人工湖的湖水缺少循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有效地进行湖水的循环净化,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工湖水循环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人工湖水循环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工湖水循环系统,包括过滤池、水循环机构、跌水区,其中过滤池设置在人工湖的底部,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和循环水管,跌水区设置在人工湖一侧,跌水区的高度高于人工湖的水位高度,循环水管一端连通过滤池底部,另一端延伸至跌水区上远离人工湖一侧,水泵配合循环水管将过滤池内的湖水输送至跌水区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工湖底部的湖水进入较低高度的过滤池,经过过滤池的初步过滤后,通过水泵与循环水管的配合,从跌水区上侧流下;湖水在跌水区进行曝气充氧,与空气进行充分接触,提高湖水内的溶解氧含量,从而保证人工湖内的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湖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由于跌水区的高度较高,湖水在进行曝气后会流回人工湖内,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优选的,过滤池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粗滤层、精滤层和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湖水在过滤池将依次通过粗滤层、精滤层和过滤网进行三重过滤,使湖水在循环过程中的净化效率更高。
优选的,循环水管位于跌水区上侧的一端设置有分水器,分水器一端与循环水管连通,另一端分成若干半径较小的出水管横向排布在跌水区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湖水可以更加均匀地流经跌水区,进行更充分的曝气充氧,进一步增加湖水中的溶解氧。
优选的,跌水区上设置有石坎和种植区,石坎设置在跌水区远离人工湖的一侧,种植区设置在另一侧,种植区种植有植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湖水可以先通过石坎进行充分曝气,再经过种植区,在植被的净化后,再流入人工湖,进一步提高了湖水在循环过程中的净化效率。
优选的,石坎包括梯地和若干石阶,梯地远离人工湖一侧地势较高,石阶沿梯地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湖水可以顺着梯地向下流,并且在石阶上进行多阶段的曝气充氧,进一步增加湖水中的溶解氧。
优选的,石阶靠近人工湖的边沿高度较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阶与梯地间形成V字形截面的凹陷,使湖水在每阶石阶上稍作停留,使曝气充氧更加充分,进一步增加湖水中的溶解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盛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盛生态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0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力机械手气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拉铆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