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1731.3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32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胡之帆;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南华渝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071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磁波 治疗 | ||
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包括开关、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治疗头;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治疗头通过电连接;在治疗头前端,壳体上开设有治疗孔,在治疗头后端,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其具有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
背景技术
特定电磁波治疗的疗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众多的临床实验报告以及文献资料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时至今日,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已推广到全国很多地区的医院并在医院的多个科室中使用,成为社会公认的一种疗效确切、绿色安全、无副作用的医疗器械,适用于对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拉伤、滑囊、滑膜、肌腱炎等组织的损伤),肩周炎,急、慢性风湿关节炎以及小儿腹泻等病症的理疗。
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作为特定电磁波治疗用途的医疗器械,其治疗头中的辐射板在加热器的作用下,可产生带有三十多种元素的电磁波,波长在2-25微米,很容易被生物体吸收,而且没有副作用。当带有多种元素的电磁波进入机体后,与体内相同元素产生谐振,帮助体内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内的元素排列,提高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增强机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功能,最终达到改善症状、康复疾病的目的。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治疗患者在出差、旅游等途中用到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治疗的情况,但是,现有的特定电磁波治疗器通常是台式等落地式的大型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其只适用于医院、家里等固定场所,并不便于随身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其具有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包括开关、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治疗头;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并与治疗头通过电线连接;在治疗头前端,壳体上开设有治疗孔;在治疗头后端,壳体上开设有散热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原理在于:接通开关时,治疗头产生的电磁波通过治疗孔穿出作用于治疗部位,散热孔用于对治疗头进行散热。该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具有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的优点。治疗孔也具有散热的作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其具有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的后视透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的一种右视透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波治疗器的另一种右视透视示意图。
图中:1.开关;2.半壳体;3.治疗头;4.治疗孔;5.散热孔;6.隔热板;7.把手;8.倒角;9.凹槽;10.螺钉;11.转动部;12.转动条;13.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前”、“后”。“左”、“右”等方位是根据图1中的前后左右进行描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芝医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1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装饰挂件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铁画喷涂用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