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2892.4 | 申请日: | 2020-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68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谢广钱;何穆;劳慈航;贾沐;王佳;乔亦实;李雅洁;范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长城卫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H3/02 | 分类号: | H05H3/02;G04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徐佳晶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原子钟 原子 结构 | ||
1.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包括原子气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气室(1)为中空腔体,由框体(11)和光学玻璃窗(12)封接而成,内置一冷铯原子团;所述原子气室(1)在空间内垂直的方向上分别设置有两对反亥姆霍兹线圈(2),两对反亥姆霍兹线圈(2)分别以原子气室(1)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两对反亥姆霍兹线圈(2)外侧分别平行设置有两组棱镜组件(3),两组棱镜组件(3)分别以原子气室(1)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两组棱镜组件(3)分别与原子气室(1)外部的两束入射激光配合,在原子气室(1)内形成相互垂直的两组激光光路,每组激光光路均由正、反两束激光组成,激光光路在原子气室(1)内均至少穿梭一次;所述两组激光光路相交于反亥姆霍兹线圈(2)产生的磁场零点处,在原子气室(1)内形成二维磁光阱,二维磁光阱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二维磁光阱通过挤压冷铯原子团形成原子束,沿着原子束的方向,在原子气室(1)的一侧设置有原子束出口(13),原子束出口(13)为通孔,另一侧设置有光学玻璃窗(12)且于原子气室(1)外部设置有一个半导体激光器(4),半导体激光器(4)产生的激光与原子束出口(13)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组件(3)由一号棱镜部件(31)、二号棱镜部件(32)组成;所述一号棱镜部件(31)包括一号底座(311);所述一号底座(311)上设置有中空通道,中空通道内设置有楔形棱镜(313),数量为两个,两块楔形棱镜(313)沿着入射激光的方向前后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棱镜部件(32)包括二号底座(321);所述二号底座(321)或一号底座(311)与二号底座(321)上设置有二次反射棱镜(312),且入射激光通过二次反射棱镜(312)在一号棱镜部件(31)与二号棱镜部件(32)之间反射或交错反射;所述一号底座(311)或二号底座(321)上设置有反射镜(322);所述反射镜(322)设置于激光光路的末端且垂直于激光光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气室(1)上固定连接有真空角阀(14);所述真空角阀(14)设置有两个连接口,一个连接口与原子气室(1)的内腔连通,另一个连接口与铯炉(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束入射激光分别由两根保偏光纤(8)产生;所述保偏光纤(8)上固定连接有激光扩束镜筒(6);所述激光扩束镜筒(6)与楔形棱镜(313)处于同一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气室(1)外部的原子束出口(13)处配合设置有真空差分管(5),并通过真空差分管(5)与一个三维磁光阱装置的内腔连通;所述三维磁光阱装置的内腔与原子气室(1)均为真空腔,且三维磁光阱装置内腔中的压强大于原子气室(1)内的压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亥姆霍兹线圈(2)均分别单独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型原子钟的冷铯原子束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气室(1)、反亥姆霍兹线圈(2)、棱镜组件(3)均包裹在一个磁屏蔽盒(7)内部;所述反亥姆霍兹线圈(2)的导线、半导体激光器(4)、真空差分管(5)、激光扩束镜筒(6)、真空角阀(14)均通过磁屏蔽盒(7)延伸至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长城卫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长城卫星导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28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