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疏桩补强掏土纠倾复合地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803735.5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鲁雨昕;刘若琳;金智宇;陈景怡;许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桩补强掏土纠 倾复 地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疏桩补强掏土纠倾复合地基,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原地基、增强桩、垫板、导流管和固定夹,所述原地基的底端安装有多个增强桩,所述增强桩的一侧壁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导流口,所述增强桩的底端通过固定栓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端通过三个固定栓依次连接有三个垫板,所述增强桩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绕过增强桩连接有多个导流口,多个所述增强桩的一侧壁均安装有固定夹。该疏桩补强掏土纠倾复合地基,能够在矫正建筑物倾斜时防止产生塌方现象,避免产生安全危险和经济损失,同时使用多种加固方式,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疏桩补强掏土纠倾复合地基。
背景技术
建筑物纠倾技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使刚竣工或居民迁入不久的建筑物就发生严重倾斜、裂损,有的甚至完全丧失使用条件,不得不拆除重建,和困难。有些是修建年代较久的建筑或名胜古迹发生倾斜破坏,如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西安的大雁塔、苏州的虎丘塔、河南的灵宝塔等。目前在建筑物纠倾时多采用高压水掏土的方式,就是在建筑物沉降较小的基础外侧的土层钻孔并置入PVC管或钢管,然后用高压泵注水,高压水从管口端溢出,并将附近的土层变为泥浆被挤出地面,通过流出的泥浆量和泥浆比重来控制取土量,从而达到对建筑物纠倾扶正的目的。但是现有的地基往往在矫正时容易产生塌方现象,造成安全危险和经济损失,同时结构强度不高,容易产生弯曲变形等现象,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疏桩补强掏土纠倾复合地基,能够在矫正建筑物倾斜时防止产生塌方现象,避免产生安全危险和经济损失,同时使用多种加固方式,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疏桩补强掏土纠倾复合地基,各部分的连接关系如下:包括原地基、增强桩、垫板、导流管和固定夹,所述原地基的底端安装有多个增强桩,所述增强桩的一侧壁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导流口,所述增强桩的底端通过固定栓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底端通过三个固定栓依次连接有三个垫板,所述增强桩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绕过增强桩连接有多个导流口,多个所述增强桩的一侧壁均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上活动连接有稳定杆。
多个所述增强桩的外壁均涂刷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为环氧富锌涂料制成;
多个所述增强桩的外壁下半部均安装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为橡胶材料制成;
所述导流管为PVC材料制成,所述稳定杆为合金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强桩稳定并支撑原地基,通过导流管注入水流,并通过导流口使水流排出到增强桩附近的泥土,使泥土变为泥浆排出,并通过旋转固定栓,抽出垫板,从而将原地基调整到水平位置,防止倾斜,同时调整到合适位置后,通过将多个稳定杆插入分别位于同一高度的固定夹内,从而加强增强桩之间的结构强度,并通过导流管注入水泥到增强桩附近,填满缝隙,从而增强结构强度,该疏桩补强掏土纠倾复合地基,能够在矫正建筑物倾斜时防止产生塌方现象,避免产生安全危险和经济损失,同时使用多种加固方式,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强桩底端的剖视图。
其中:100原地基、200增强桩、210导流口、220防腐层、230防滑层、300垫板、310固定栓、400导流管、500固定夹、510稳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803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